第466章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 (第1/2页)
八月的京城,暑气仍然燥烈难忍,《惊天魔盗团2》全球热映,内地影院格外热闹。
而另一边,临时训练营里,则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泥地上竖起了用旧木桩搭建的掩体、壕沟蜿蜒延伸,破旧的钢盔、老式步枪、沙袋散落四周。
空气里混杂着铁锈味和尘土味,仿佛一脚踏进了三十年代的战场。
偶尔传来的尖锐哨声划破营区的沉寂。
训练场中央,张益和李敢穿着迷彩服,站在队伍最前排等待着新一轮的体能训练。
张益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半开玩笑地嘀咕道:“退伍这么多年了,时不时都得拉出来重新训练一下,搞不好拍戏还比当兵时候更累。”
李敢咧嘴乐呵呵地笑起来:“张益哥,真的呀?”
“可不嘛,时不时拍这类剧集或者电影,都会被导演拎过来训练,每次训练重点还不一样,待会你可得悠着点啊,我可是身经百战的.”
“嘿嘿,这个我不怕.”
李敢眼眸里闪过兴奋与好奇。
一旁的临时看台上,吴宸与明震江正并肩而立,俯瞰整个训练营。
明震江看着场中稚嫩的李敢,忽然问道:
“吴导,我蛮好奇的,为什么黄小山这个角色,有那么多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来试镜,甚至还有年龄稍大的演员打个光化个妆也不是不行,可最后你偏偏选了李敢这样的年轻人?”
吴宸略一沉吟,徐徐说道:“可能是有样东西他们消失了,而李敢他们还有。”
“哦?”明震江透着一股好奇。
吴宸笑了笑:“少年心气。”
他目光投向远处夕阳下年轻而挺拔的身影,缓缓解释道:
“《1939》里的黄小山,既代表着传承也意味着民族的希望,他身上必须有一种无畏的勇气、倔强与对理想信念的坚持。”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光,只有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才具备。而经历社会久了,尝过世事艰难,很多人的这种光就消散了,无论演技多高,也再找不回当初那种纯粹的东西。”
明震江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笑:“有道理。”
他又想起另一件事:“对了,吴导,拍摄地点看了,确定就那了?那我就让人去准备了.”
“就那了,蛮合适的。”
吴宸扭过头,看着李敢和张益两人训练,脑海里也不禁在思考这两人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
与此同时,今年暑期档的电影市场异常火爆,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
前有《变形金刚3》,后有《惊天魔盗团2》,加上中间几部不错的影片,总票房已经顺利突破15亿元,创造历年暑假档之最。
于是乎,不少媒体、业内人士都开始提出了“黄金十年”的论调。
他们认为2009年将是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腾飞的序幕之年,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吴宸的《火星救援》直接打破了原先的票房天花板,一步跨过4亿、5亿,最后突破6亿,成为现象级影片。
作为国内首位六亿票房导演,吴宸不可避免地频频被提及。
宁浩晚上打电话过来,也笑着聊起这话题:
“你说十年之后,真如媒体预测那样,回过头来看今天2009年,尤其再看看《火星救援》,会是什么光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