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549章 散守其规 孤悟其道

第549章 散守其规 孤悟其道

第549章 散守其规 孤悟其道 (第1/2页)

此时,若只知一味硬堵(他指向代表‘刚’的霞光),恐有堤毁人亡之祸;若放任自流(指向代表‘柔’的霞光),则沃野尽成泽国。真正的治水之道,在于‘**权其势,谋其利**’。有时需掩其锋芒,导其入洼,分其水势,此乃‘权谋’;有时则需开诚布公,动员万民,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此乃‘坦荡’。
  
  理无定形,术无常势,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用在正途**。”他这番形象比喻,结合墨色剑影勾勒的治水图景,让争执不休的双方虚影都陷入了沉思。圈内的霞光不再激烈冲突,而是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层层思考的涟漪。最终,霞光缓缓沉淀,凝聚出两个温润如玉的大字——**“兼容”**。
  
  楚凡指尖的墨色剑影并未停歇,治水图景中又添新笔:暴雨倾盆时,需暂弃细枝末节,先保堤坝主干;水势平缓后,再细细疏浚支流,滋养两岸良田。“刚与柔、谋与诚,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他目光扫过仍在沉思的虚影,“就像这霞光,金黄的‘利’与靛蓝的‘义’碰撞,未必是谁吞噬谁,或许能交融出更温润的碧色——那是‘取之有道’的生机;刀剑般的‘刚’与水波般的‘柔’相触,也未必是两败俱伤,或许能激荡出更坚韧的银辉——那是‘刚柔相济’的智慧。”
  
  话音落地,争论“利与义”的圈子里,金黄与靛蓝的霞光果然如他所言,缓缓交融,化作一片澄澈的碧色,其间仿佛有禾苗拔节、商旅往来的虚影流转,透着生生不息的活力。而“刚与柔”的圈子里,刀剑光影渐渐收敛锋芒,水波霞光也添了几分凝练,最终交织成一道银亮的光带,既有着磐石般的沉稳,又不失流水般的灵动。
  
  叶昭凤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缓步走向另一个争论“古礼与今变”的圈子。一位皓首穷经的老儒正痛心疾首:“祖宗之法不可变!变则失其本,乱其纲!”对面的年轻士子却振振有词:“时移世易,变法者昌!固守陈规,只会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古礼如根,今变如叶。”叶昭凤的声音温和却有力,“无根之木,何以参天?无叶之枝,何以承露?”她抬手,玄色龙纹袍袖拂过,霞光中浮现出一棵老树的虚影:盘根错节的根系深扎大地,是为“古礼”的根基;舒展的枝叶随四季荣枯,是为“今变”的灵活。“守根,是为不忘来时路;生叶,是为适应新天地。变的是应对世事的方法,不变的是支撑天地的骨架。”
  
  老儒与士子皆是一怔,霞光中的老树虚影仿佛活了过来,根系在土壤中愈发稳固,枝叶在风中愈发舒展。两种原本针锋相对的霞光,竟如树干与枝叶般相依相生,凝聚出“守正出新”的清辉。
  
  越来越多的争论圈子在两人的点拨下,从激烈对抗走向温和交融。霞光不再是刺眼的锋芒,而是化作温润的光晕,如同无数颗凝结了智慧的露珠,在虚空中静静悬浮。当最后一丝争执的余波消散,这些光晕便如同找到了归宿,纷纷化作圆润晶莹、内蕴华彩的光珠,朝着叶昭凤与楚凡飞去,无声无息地融入他们的道心深处。
  
  叶昭凤感到自己的帝王道心微微一震,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那属于帝王的威严依旧,却多了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智慧。她仿佛更能理解朝堂上那些看似针锋相对的意见背后,所代表的立场与诉求。楚凡的权谋道心则变得更加通透澄澈。墨色剑影的锋锐未减,却增添了几分**光风霁月、直指本心**的坦荡。他意识到,最高明的权谋,有时恰恰是最大的坦荡,因为其根基立于“公理”与“大势”之上。
  
  聚者论理的热烈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眼前的景象已陡然一变。这一重关卡——**散者守规**,呈现出一片**疏离、空旷、弥漫着清冷微光**的世界。
  
  这里不再有聚集的人群,不再有喧闹的争论。目之所及,只有**零星散布、彼此隔绝**的虚影。他们或在深山采药,或在荒野独行,或在孤峰静坐,或在陋室苦读。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互不干扰,形单影只。然而,一种无形的、却比聚众时更为清晰坚韧的“规”,却在他们的行动中无声地彰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