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纵容之祸溺于奢 (第2/2页)
叶昭凤与楚凡却寸步不让,凤气与灵力交织成无形的墙,将那少年与其父母隔开。最终,在绝对的力量和冰冷的注视下,骄纵少年不情不愿地将啃了一半的糖葫芦丢还给哭泣的孩童,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对不住”。
多年后(虚境时间),他们再次路过此地。镇口石桥上,一个身着朴素布衫、气质沉稳的青年正带着人热火朝天地修补被洪水冲毁的桥墩。
那青年抬头看到他们,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真诚而感激的笑容,快步上前深深一揖:“恩公!当年若非二位点醒,拦下小子恶行,又顶住家父家母责难……小子恐怕早已成了乡里一霸,甚至身陷囹圄!如今想来,后怕不已!”他指着正在修复的桥梁,“小子只想尽些力,弥补过往。”
叶昭凤望着青年额角的汗珠和眼中踏实的光芒,心中澄澈:**纵容是父母手中温柔的刀,看似护他周全,实则斩断了他认识世界规则、明辨是非曲直的羽翼,让他在自私与暴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真正的善意与爱护,必须包含敢于纠错、扶正祛邪的勇气与担当!**
**漠视之报:冷眼积寒,举手成春**
穿过一条喧嚣又冷漠的街巷虚影。墙角蜷缩着一个气息奄奄的乞丐,浑身污秽,散发着浓重的异味。路人虚影纷纷掩鼻绕行,眼神嫌恶,步履匆匆,生怕沾染一丝麻烦。“别多事”、“看着就晦气”、“自有官府管”的窃窃私语飘过。
叶昭凤与楚凡脚步微顿,心中也掠过一丝犹豫——万世池关卡重重,时间紧迫,似乎不该为一个路边的乞丐虚影耽搁。
就在他们即将擦身而过时,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药草清香,混杂在乞丐身上的异味中飘入叶昭凤鼻尖。她心头猛地一跳!那是“宁神草”的味道!巧云最常用它来给体弱多病的孩子们熬制安神汤!她豁然回头,只见乞丐虚弱的怀中,竟紧紧揣着一小把蔫了的宁神草,仿佛是什么救命稻草。
叶昭凤再无犹豫,立刻蹲下身,不顾污秽,小心地将那乞丐扶靠在自己膝上。楚凡默契地取出清水和疗伤丹药。
“谢……谢……”乞丐气若游丝,浑浊的眼睛费力地睁开一条缝,“前……前几日……东头水沟……有个娃儿掉进去了……我喊……喊破了喉咙……没人应……没人管……只好……自己跳下去捞……这草……是捞娃儿时……在沟边……被石头划破手……顺手……揪的……想着……或许能换口吃的……”
两人闻言,如遭雷击!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若刚才他们也如那些路人般漠然走过……错过的,岂止是一个需要援手的可怜人?更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对“举手之劳”所蕴含的温暖与力量的彻底背弃!这乞丐自身难保,却能在他人危难时挺身而出!
楚凡将丹药送入乞丐口中,声音低沉,带着深深的震撼与自省:“**漠视他人的苦难,如同在寒冬中熄灭炉火。当风雪席卷自身时,又怎能奢望他人的援手?这世间的温度,本就是由无数微小的‘我助你,你助他’的薪火,一点点传递、积累、点燃的。一次漠然,便是吹灭了一盏可能照亮自己前路的灯。**”
又历四关,叶昭凤与楚凡周身灵力流转,那份“明辨是非”的锐利之外,更沉淀下一种“心怀敬畏”的厚重感。见利忘义之险恶、失约背诺之沉痛、纵容溺爱之遗祸、冷漠无视之炎凉……如同万世池冰冷的水,一遍遍冲刷着他们的道心,洗去浮躁,留下最本真的基石。
“前面的关卡锤炼意志,这几关,磨砺的却是‘人心’。”叶昭凤凝视着混沌深处,那里光影变幻,仿佛有更宏大也更微妙的考验在等待,她的语气却愈发沉稳笃定。
楚凡紧握住她的手,掌心“同心印”的光芒温润而坚韧,如同两人此刻的道心:“**人心若持正,万关皆通途。守住了这方寸灵台,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无间炼狱,亦能踏出一条归家之路!**”
万世池的光影依旧诡谲莫测,吞噬着一切声响与色彩。然而,叶昭凤与楚凡并肩前行的脚步,却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韵律——那是一种以“守正不移”为筋骨、以“心怀敬畏”为血脉的坚定。他们正以淬炼后的心镜,映照归途,一步一步,走向那渺茫却必须抵达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