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执手偕老岁,情深两不负 (第1/2页)
儿女双全,锦上添花……
天启三十年,叶昭凤再次怀孕,这次生下了一个女儿。楚凡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女儿,欣喜若狂,给她取名楚念凡,意为思念楚凡,也寄托了夫妻二人永恒的爱意。
女儿的出生让这个家更加圆满。楚念凤已经长成懂事的少年,常常帮着父母照顾妹妹,兄妹俩感情极好。楚凡看着一双儿女绕膝承欢,妻子温柔相伴,心中满是幸福。
叶昭凤看着丈夫逗女儿的模样,笑着说:“你现在儿女双全,该知足了吧?”
楚凡走到她身边,将她拥入怀中:“有你,有念凤,有念凡,还有祖母和岳父他们,我此生再无遗憾。”
两府的人都为楚家添丁而高兴,楚老夫人更是将孙女视若珍宝,日日抱在怀里不肯撒手。叶家也送来丰厚的贺礼,两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儿女双全的楚凡和叶昭凤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他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成为上京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岁月静好,相濡以沫——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十年。楚凡已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受皇帝信任;叶昭凤也成了上京有名的贤淑夫人,受人尊敬。楚念凤考取了功名,在朝中担任要职,颇有其父之风;楚念凡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知书达理,温柔善良。
楚老夫人年事已高,却身体硬朗,常常在庭院中晒太阳,看着满堂儿孙,安享晚年。叶鸿和叶夫人也身体健康,时常来楚府与亲家母闲话家常。
岁月在楚凡和叶昭凤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沉淀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般轰轰烈烈,却多了份细水长流的温情。楚凡依旧每日下朝后准时回家,叶昭凤也依旧为他留一盏灯,温好饭菜。
晚饭后,两人常常在庭院中散步,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从年少时的针锋相对,到书院的暗生情愫,从围场的生死相依,到异地的同心同德,一路走来,虽有风雨,却始终携手同行。
子承父业,女觅良缘……
楚念凤在朝中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礼部侍郎,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他继承了楚凡的正直与担当,也继承了叶昭凤的聪慧与善良,在上京年轻一辈中颇有声望。
楚念凡到了婚嫁的年纪,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楚凡和叶昭凤却不急于为女儿定下婚事,而是尊重她自己的选择。最终,念凡选中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子,楚凡和叶昭凤虽有不舍,却全力支持女儿的决定。
婚礼那天,楚凡看着女儿穿着嫁衣,被新郎牵着手走出府门,眼眶不禁泛红。叶昭凤靠在他肩上:“孩子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
楚凡握住她的手:“是啊,他们都长大了。但你永远是我的小姑娘。”
叶昭凤被他逗笑,脸上泛起红晕,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看着儿女各自成家立业,夫妻二人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爱已经延续到了下一代,这便是最圆满的传承。
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天启三十八年,楚凡已年过半百,看着儿女都已能独当一面,便向皇帝请辞,希望能告老还乡,与叶昭凤安享晚年。皇帝虽不舍,却也体谅他的心意,准了他的请求,并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以表彰他多年来的功绩。
退隐后的楚凡和叶昭凤,将楚府交给儿子打理,搬到了京郊的一处别院。别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两人在这里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
楚凡每日读书写字,养花种草,叶昭凤则打理家事,缝制衣物,偶尔和邻里的夫人一起喝茶聊天。天气好的时候,两人会一起去附近的寺庙上香,或是去山间散步,日子过得平静而惬意。
儿女们时常带着孙辈来看望他们,别院总是充满欢声笑语。看着活泼可爱的孙辈,听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楚凡和叶昭凤觉得,这便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故人相聚,往事如烟……
一日,楚凡和叶昭凤在茶楼喝茶,偶遇了当年书院的同窗。多年不见,同窗们都已两鬓斑白,但看到楚凡和叶昭凤,依旧十分亲切。
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书院的趣事,感慨着岁月的流逝。有人笑着说:“当年谁能想到,楚兄和叶小姐这对‘冤家’,能成为上京最恩爱的夫妻呢?”
楚凡握住叶昭凤的手,笑着说:“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兜兜转转,总会走到一起。”
叶昭凤也笑着说:“是啊,当年若不是楚凡在书院帮我,我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