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桃花约白首,风雪共相持 (第2/2页)
叶昭凤趁机道:“爹,楚凡这次帮了咱们大忙,您是不是该对他改观了?”
叶鸿叹了口气:“那小子确实不错,可楚叶两家的仇……”
“爹,”叶昭凤握住他的手,“冤有头债有主,当年害伯父的是楚家老三,如今他早已病死狱中。楚凡的父亲当年还曾为伯父说过话,咱们为何不能放下过去,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叶鸿沉默良久,终是点了点头:“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是楚老夫人那边……”
此时的楚府同样暗流涌动。楚凡将漕运案的来龙去脉告知祖母,看着她紧绷的脸色,轻声道:“祖母,叶家并未害过咱们,反倒是这次若不是昭凤父亲主持漕运,今年的冬粮恐怕都无法按时运抵上京。冤冤相报只会两败俱伤,孙儿希望能与昭凤一起,化解两族的仇怨。”
楚老夫人看着孙子眼中的坚定,又想起当年楚叶两家也曾有过交好的时光,终是长长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性子倒像你早逝的母亲。罢了,路是你自己选的,将来莫要后悔。”
楚凡喜出望外,重重磕了个头:“孙儿绝不后悔!”
两府的坚冰终于出现裂痕。叶鸿亲自登门楚府道谢,两位老人在正厅相对而坐,虽未明说,却都默认了孩子们的感情。楚凡站在廊下,看着叶昭凤从门外走进来,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四目相对,无需言语,彼此眼中的情意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凤还巢,凡心归——
书院定情,桃花为证……
漕运案了结后,叶昭凤重回书院。楚凡在桃花盛开的后院等她,手里拿着一支含苞待放的桃花。
“昭凤。”他迎上去,将桃花递到她手中,“这是我为你折的,上京的春天,终于等来了它该有的颜色。”
叶昭凤接过桃花,指尖轻触花瓣,轻声道:“楚凡,谢谢你。”
“该说谢谢的是我。”楚凡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暖得她心头一颤,“昭凤,我知道两家人的偏见不是一天两天能消除的,但我向你保证,这辈子我都会护着你,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叶昭凤抬头望着他,眼中水光潋滟:“我相信你。”
两人沿着桃花小径慢慢走着,花瓣落在他们发间、肩头,仿佛为这段历经磨难的感情铺就了红毯。楚凡忽然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上雕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正是当年上元节他掷向恶少的那枚。
“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他将玉佩放在叶昭凤掌心,“我查过族谱,我母亲的祖上曾受过叶家恩惠。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不该是敌人。”
叶昭凤握紧玉佩,冰凉的玉质却暖了心。她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上面绣着两只交颈的鸳鸯:“这是我熬夜绣的,你若不嫌弃……”
话未说完就被楚凡打断:“我此生最珍视的,就是它。”他将丝帕贴身收好,目光灼灼地望着她,“昭凤,待我们及冠及笄,我便去叶家提亲,八抬大轿,十里红妆,让你成为全上京最风光的新娘。”
春风拂过,桃花簌簌落下,叶昭凤望着少年眼中的星辰大海,用力点了点头。远处传来同窗的读书声,惊起几只飞鸟,却惊不散这满园的春色与满心的情意。
及冠风波,力排众议……
天启十七年,楚凡行及冠之礼。楚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却唯独不见叶家人的身影。楚老夫人看着孙子头戴礼帽的模样,眼中虽有欣慰,却仍紧锁眉头:“及冠之后便是大人了,婚事该提上日程。李尚书家的千金温婉贤淑,祖母已为你定下……”
“祖母!”楚凡摘下礼帽,语气坚定,“孙儿心中只有昭凤一人,非她不娶。”
“你还敢提她!”楚老夫人拍案而起,“今日多少宗亲在场,你非要让楚家沦为笑柄吗?”
正争执间,管家匆匆来报:“老夫人,叶老爷带着叶小姐来了!”
楚凡心头一震,连忙迎出门去。叶鸿身着锦袍,牵着叶昭凤站在府门前,见他出来,淡淡道:“楚凡,今日是你及冠之日,我带昭凤来送份薄礼。”
叶昭凤上前一步,递过一个锦盒:“这是我亲手做的长寿面,祝你……前程似锦。”
楚凡接过锦盒,指尖触到她的温度,心中暖流涌动。楚老夫人虽面色不悦,却碍于叶鸿在场不好发作,只得冷冷道:“叶大人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