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裂的世道(求月票) (第2/2页)
至于待在东欧危险之类的,在哪里没危险?
闲话不提,庞大的资源和资金流动,内地方面只是收点税,就足以让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有明显好转。
更别说,物资由他们提供,已经赚取一波利润了。
事实上,内地的某些状况,远没有对外求援时表现的那么惨。
当然了,对外求援更多的,则是一种继续开放的表态而已,真指望这个救灾那就完了。
总之,从内地大规模采购的生活物资,主打的就是廉价,还有就是能吃,而且绝对吃不坏肚子。
然后通过海船,直接输送到东欧据点那边。
那里的廉价超市一经开业,顿时成为了那边居民,最重要的生活物资来源地。
很难想象!
这才过去几年时间,原本国民生活水平,远超此时内地的东欧诸国,已经烂到不成样子了。
就连最基础的生活物资供应,都无法做到保障了。
主要是,当地居民手里的钱以及储蓄,一下子缩水严重,甚至维持最基础的生存都有些勉强。
武锋在东欧各国开设的廉价超市,正好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怎么可能不受欢迎。
而且廉价超市里的商品,一看就具有浓郁的国企风格,购买的居民心中都少了几分担心。
他们实在太了解国企里的门道了,可能问题一大堆,但是质量绝对不会有问题。
廉价超市赚的钱,要么变成了雇佣当地居民的工资发放,要么就变成采购当地特产的资金,重新回流到当地居民手里。
东欧各国的特产,包括葡萄酒和香槟,还有香肠以及其他肉类制品,甚至包括特色工艺品在内,也是一船一船送往港岛和内地的大城市。
一来一回,利润就是以数十上百万港币为单位!
不仅如此,还盘活了两地的民生经济,起码有廉价超市存在的东欧城镇,当地居民的生存状态,绝对比正常时空要强不少。
还是那句话,此时内地和港岛都很迷欧洲的商品。
但凡稍稍包装宣传一番,价格都能轻松翻几番,在港岛以及内地大城市销售出去,轻松得很。
后面,加入了东南亚各国大城市的市场,那收益就更加不俗了。
当然,武锋在东欧各国,可不仅仅只是开办了廉价超市那么简单。
高档购物商超,一样没有落下。
里头出售的,最起码都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名气的轻奢产品。
像是什么高档点心,高档吃食,高档食材,高档红酒和葡萄酒应有尽有。
另外,珠宝首饰,应季的时尚潮流服饰包包,甚至高档轿车这里都有出售。
主打的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这些高档商品来源,几乎七成以上都是欧美的大牌子,其余三成不到就是港岛和内地出产的好东西了。
同样的,这样的高档商超开业,立即就得到了当地有能量人士的喜爱,成为了他们购物装比的主要场所,生意火爆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