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山海劫——蓬莱此去无多路 第四十章:摩崖后人 (第2/2页)
这兄弟俩生活过的实在太过凑活了,积了好大一滩水的院子左边是一行牛棚,里边混住着一条黄牛、两头驴,还有五六只羊,一阵风儿吹来,味道大的实在让人受不了。
右边犁出来了一大菜园,种的都是些世俗常见的蔬菜,特别是那一个个黄瓜长得又粗又长,实在喜人。
胡三瞥了眼绷着一张脸的墨心儿,嘴角露出一丝坏笑。
与大门相对的是三间土坯房,正厅墙壁上挂着一幅‘三清祖师图’,高脚长桌上搁着一尊少了一耳的青铜香炉,两只竹篾编制的盘子里放着些瓜果祭品,桌子两旁各是一张长被高脚椅,两列各有三对椅子对排,中间还各夹着一只高脚方桌,桌上俱放着一只木盆,用来盛接房皮上漏下的雨水。
五人分宾主坐定,两位豪侠打扮的兄弟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位双掌搁于膝盖,正襟危坐的男子轻咳了一声,言道:“来时,你家长辈想必是说过我等存在的吧?”目光向胡三看去。
在进门刹那,便脱了泥湿皂靴的胡三此时光着脚蹲在椅子上,正有一下没一下的玩着脚趾头。
闻听此言,顿时露出连他自己都没有深思,或者已经觉得理所当然的谄媚之色,忙翘指道:“大侠果然慧眼如炬,来时老祖宗确实说过一二。”
“哦?不知是如何说的?”
那位半躺在椅背上的抱臂男子压了压斗笠,似笑非笑的如此问道。
云轩侧了侧身子,也是饶有兴趣的望向了胡三,在来前,不管是胡不喜,亦或是天机真人皆未曾提及此事,不知是有意忽略,还是另有深意。
后者‘嘿嘿’笑了两声,盘膝坐在椅子上,抖了抖湿漉漉的蓑衣,搓着手干笑道:“说了可别生气啊!”
那二人哼笑一声,齐声言道:“但说无妨!”
胡三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刻不动就浑身难受,此时抓耳挠腮道:“据老祖宗讲,尔等皆是摩崖真人后裔,自诞生起便活在此秘境之中。
“有灵窍者,皆会被永恒界碑赐下‘斩因丹’,为其换血洗髓,从此再不受血脉羁绊,方可安然离界,拜入仙府,以求长生。余者,只能老死此界,终不得自由。”
“能知晓此内幕者,看来你家老祖在仙府职位不低嘛?”那二人听后,如此说道。
看着二人说话异口同声,配合默契,胡三不由暗自嘀咕道:
“两个傻蛋,还不知道昆仑剑派早把摩崖秘境送给我们了吧!嘿!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得色,翘指道:
“两位兄长果然明察秋毫,老祖不才,只能区区暂居本门大长老一职,可惜可惜!”未了,还扼腕长叹,仿佛说的就是自己。
坐在左首的云轩与下位的墨心儿神色不变,淡淡地看着胡三,就看这小子怎么装。
那二人一听大长老三字,略有动容,据代代族人口口相传,昆仑剑派规矩森严,职位井然,达者居之。
以下往上分别是记名、执事、外门、内门、师传、真传、秘传、护法、长老、殿主、掌教,除了个别特例,余者皆要遵循规矩行事。
不曾想这外界来的小子竟是仙府长老的后代,比之自家老祖官职要大上一阶,果然人不可貌相。
不对,能坐上大长老一职的本就非人一般,所留子嗣也如此才对。
说到底还是自家消息太过闭塞,他俩还记得,据上回遇到外来者,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自己还是个黄毛小子。
心中如此想着,面上却无过多变化,听老人讲,这叫古井无波,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身为摩崖老祖的直系后人,这点心理素质必须有。
“原来如此。”
二人点了点头,嘴角首次露出一丝笑意,左位那人自报身份道:“聊了这么久,还不知三位贵姓,在下柳元尊,这是家弟柳元莲,乃是摩崖老祖第三十六代直系后人,掌本界二十八座小摩天。”
云轩看得仔细,说到这时,那自称柳元尊的男子眼中难掩一抹傲色。
那二十八座小摩天又是什么,难不成是天机真人所说,某些自恃法力深厚的真人在炼制秘境时,以秘术将秘境切割成独立的一部分,视法力深厚程度不同,最多可切割成天罡地煞总数,每一块‘天地’皆是独立空间,各有各自的天象变化。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所留宝物的完善,譬如说某种灵药性阴寒湿冷,倘若切割出一方适宜的天地供其生长,那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