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神奇的龙树村 (第1/2页)
俗话说,最甜故乡水,最亲故乡人,雁飞千里,终恋老巢,骥行万里,终伏老枥,树茂苍天,落叶归根……
人,尤其是中国人,最眷恋故乡,深怀乡情。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诗圣杜甫的诗句看出,中国人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管身居异国他乡,心中多是念着家乡,多是胸怀故乡。
中国人本性思乡,怀乡,所以古人有:
解甲归田,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浓浓的深厚乡情。
话说阳荣的少年时光是在N地的龙树村度过,虽然,那是一段不堪往事,但毕竟是他人生的历程,是他难忘的岁月。
龙树村是阳荣龙性的根,是阳荣魔性的源,是阳荣生命的源泉,是阳荣的故乡……
阳荣的命运,主宰龙树村的神灵龙王,神妖千年老妖,他们已经给他注定。
阳荣离开龙树村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龙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龙塘里的水也不那么清澈了,
龙树村依然是神奇的龙树村,依然呈现出神奇,依然发生神奇的事,涌现神奇的人。
二十多年来,龙树村唯一不变的是那棵龙树上,阳荣最早看见的毛毛虫,毛毛虫依旧,毛毛虫依然在。
龙树上的毛毛虫依然千姿百态,红得似火,绿得碧翠,黑得澄亮,黄得金灿,蓝得莹莹,灰得朴朴……
龙树上的毛毛虫依然不断地,嘹亮地喳喳叫着,呱呱呱唱着,依然不住地蠕动,爬行,或者翩翩起舞……
只不过,只不过如今龙树村的人们看多了毛毛虫,见惯了毛毛虫,人们再不觉得新奇,再不会大惊小怪了。
或是,龙树村的人对毛毛虫都麻木了,习以为常了,他们任凭这些毛毛虫去唱去舞,去疯狂,去作妖。
龙树村人现在关心的事多去了,谁还有心思在乎那些毛毛虫。
话说龙树村,改革开放后的龙树村,昔日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的热烈场景早已经随着生产队的消失而消失,现在仅是显得荒芜的田野里还残留着依稀的历史痕迹。
现在的龙树村呈现出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工厂,一家家层次不同的公司,一处处各式各样的作坊。
龙树村涌现出黄似仁,黄麻子父子,龙星,龙民,龙彪大狗,龙小狗……
许多著名企业家,著名人物,这些著名人物都是曾经的泥腿子,曾经老实巴巴的农民,曾经规规矩矩盘田的生产队社员。
现在,他们一个个成为龙树村,成为乡村里的不凡人物,成为一方富豪,一方致富先锋,一方有特色的风采人物。
当然,也有人称呼他们为村霸,村官,致富带头人,或是乡村二流子。
当然,他们中的佼佼者,竟然还被人冠名为:
“泥腿枭雄,泥腿枭雄”。
看,一位叫龙民的后生,他本来是龙树村里土生土长的地地道道农民,只不过这小子十多岁时随他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据传是东南亚某国。
改革开放后,龙民这小子又回到龙树村跟他爹生活。龙民一到龙树村就赶上好时代,他步入建筑行业。大概,他在国外的历练就是搞建筑。
这小子非常了得,非常神奇!
也许,是改革时代的造化;也许,是龙树村的风水宝地孕育,也许,是毛毛虫添力,他从一砖一瓦起步,短短几年他创建了龙民建筑公司,使他一跃成为龙树村企业家中的新星。
这小子真是个人物,真是神奇,他还年轻,他比阳荣小几岁,比泥巴大几岁,现在已经资产过几个亿了。
据说,他书读得不多,上完小学就随他妈妈四处闯荡,所以他显得见多识广,机灵智勇。
他的故事这里暂时不表,因为他是“村官村霸”的主角,号称“绵里针”的狠角色。
不过,他近来所做的事不得不让我先来说上一段,他做的事不得不让市长阳荣感动,让阳荣市长对他印象深刻。
他做了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只不过把龙鹏家的祖屋,祖坟,美化一番,光耀一番而已。
可这大不了的举措却颇有深意,明眼人一眼便看出其用心,而村里一些老朽之人却大赞企业家“行好事”。
看,今天一早龙树村披上节日的彩装,村前村后彩旗飘飘;家家户户门柱门楣大红标语醒目,村里村外的村民组成的花灯戏班子,在龙树村新搭建的大戏台上正上演着一场场花灯戏。
更为壮观的,是一向吝啬的黄似仁的儿子黄麻子,他竟然出钱在村里摆上长街宴,请全村及左右邻村的所有村民来吃来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