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二十九章: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

第四百二十九章: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

第四百二十九章: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 (第2/2页)

“陛下,燕王无法无天,善杀朝廷命官,把臣等当什么了?”
  
  “陛下若不惩处燕王,会寒了天下百官人心!”
  
  ……
  
  这群官员,倒是比读书人聪明,见到徐达,也没敢找徐达麻烦。
  
  徐达径直来到紧闭的御书房门外,抱拳大声道:“臣徐达,求见陛下!”
  
  “进!”
  
  声音传出。
  
  徐达推门而入。
  
  汤和、刘伯温、李善长以及六部尚书已经在里面了。
  
  “稀客啊!”
  
  朱元璋瞧着徐达,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混账!
  
  自从回来后,许是替老四生气,竟然一直没有入宫!
  
  徐达讪笑,作揖行礼。
  
  “行了,坐下来听听。”朱元璋瞪了眼,摆手制止。
  
  徐达谢恩后,轻松坐下,陛下还能笑骂他,和他开玩笑,就证明四郎这件事做到陛下心坎了。
  
  至少陛下对四郎此举,并不生气。
  
  朱元璋看着徐达落座,说道:“你女婿,咱那个混球儿子,发现陕西布政使司很多人和北元暗通款曲,走私,那个孟公麟虽然只是贪污,可更是该死!老四他们在前方为朝廷作战,孟公麟在后方贪腐也就罢了,还无故拘拿老四的学生,给前方将士捅刀子,这种人,咱都得杀……”
  
  “老四就是太冲动了,不过也能理解,大战之后,还没从战争状态中走出来,情有可原……”
  
  众人听闻,顿时哭笑不得。
  
  有些人想反驳,也不敢反驳。
  
  陛下摆明了是纵容燕王。
  
  “你们都说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朱元璋看向众人。
  
  众人也全明白了,所谓解决,是要他们思考,如何压下外面的反对声浪。
  
  不是让他们思考,如何惩罚燕王。
  
  不能错误领会陛下的意图。
  
  ……
  
  “让开!让开!”
  
  于此同时,洪武门外,纪纲满脸苍白,策马奔冲而来,同时大喊:“燕王演练,六十五万大军抵达张北!”
  
  ……
  
  纪纲从读书人让开的通道,疾驰入皇宫。
  
  留下一群读书人愣怔。
  
  有人率先回神,声音颤抖:“刚才锦衣卫纪纲说多少万?”
  
  “六十五万!”
  
  “朝廷北征总兵力五十万,损失了十六七万,燕王即便夺取兵权,也小于五十万吧?”
  
  “怎么有六十五万!”
  
  “是不是搞错了?”
  
  ……
  
  一群读书人眼神闪烁,脸微微发白,面面相觑。
  
  ……
  
  御书房外。
  
  跪着的百官,目睹纪纲小跑进入御书房,消失在视线中。
  
  顿时面面相觑。
  
  “六十五万?”
  
  “朱四郎哪来这么多兵马?”
  
  ……
  
  御书房内的众人,也被震惊了。
  
  朱元璋眯眼看着信报,可他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了,震惊、好奇,直接急切询问:“四郎哪来六十五万兵马?”
  
  其他人,也眼巴巴盯着纪纲。
  
  纪纲匍匐跪地,闻言,身子微微颤抖。
  
  他害怕!
  
  更敢恐惧!
  
  燕王朱棣竟然能号召百万牧民相随!
  
  “禀皇爷,其中朝廷兵马二十五万,跟随燕王南下的北元降军、牧民兵总计四十万,除此之外,还有数百部落跟随燕王南下,据说,牧民人数多达百万之巨,牛羊、帐篷无数……”
  
  嘶!
  
  倒吸凉气声响起。
  
  所有人都被朱棣在草原的号召力震惊了。
  
  整个草原人口,也就七八百万吧?
  
  燕王朱棣仅凭自己威望,就能领一百多万草原人跟随效忠?
  
  这可将近草原两成人口了!
  
  “陛下……”
  
  赵翥突然起身,声音有些慌乱,“燕王麾下有四十万牧民兵,这部分兵马太不稳定了,臣恳请陛下传令燕王,行军演练足够了,不要进行进攻长城的模拟演练了……”
  
  百万牧民。
  
  四十万牧民兵!
  
  全靠燕王的个人威望领导。
  
  太凶险了。
  
  若是燕王在此期间出什么意外,极有可能引发难以收拾的乱局。
  
  比如,这群牧民兵冲过长城,冲入中原。
  
  而且,这场由仇视燕王者引发的震荡,也必须尽快收场。
  
  燕王妃母子出点问题。
  
  即便燕王控制的二十五万朝廷兵马不跟随燕王。
  
  四十万牧民军也会追随燕王。
  
  陆军第一镇的强大战斗力,只要突破长城关隘,燕王就能率领四十万骑兵冲入大明!
  
  若再加上燕王的领兵能力……
  
  赵翥越想,浑身越发寒冷,“此番,燕王劳苦功高,陆军第一镇牺牲颇大,朝廷理应派出官员,去嘉奖燕王,臣以为,应该给燕王恢复爵位了,同时,陆军第一镇为朝廷损失这么大,功劳如此卓著,抚恤、军饷都应该加倍补偿……”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其他几部尚书纷纷声音颤抖附议。
  
  朱元璋看着赵翥几人。
  
  赵翥最为中立派,此刻提出厚赏老四,倒也不习惯。
  
  只是没想到,就连敌视派,听闻老四在草原上的号召力,以及四十万牧民兵,百万牧民,也胆寒了。
  
  收敛思绪,看向刘伯温几人:“你们呢?以为赵翥提议如何?”
  
  刘伯温苦笑。
  
  制造西安血案。
  
  动员四十万牧民兵陈兵长城以北。
  
  燕王这些事情做得,一环扣一环。
  
  回神,抱拳:“臣以为这些奖赏对燕王来说,理所应当!”
  
  “臣同意!”
  
  “臣同意!”
  
  ……
  
  李善长、汤和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朱元璋又深深看了眼,尚书中,几个敌视朱棣的,眼中冷意一闪而逝,吩咐,“如此,你们就去和外面跪着的百官讨论一下,若是他们都同意,咱就派锦衣卫去传讯,让老四回朝受赏。”
  
  “遵命!”
  
  刘伯温领旨后,和李善长,带着六部尚书离开。
  
  去御书房外,和百官讲清楚朱棣的六十五万兵马由来。
  
  “四十万?”
  
  “朱四……燕王竟然能动员四十万牧民兵,百万牧民?这怎么可能!”
  
  ……
  
  刘伯温瞧着百官满脸震惊,眼中,无法遮掩的恐惧。
  
  成了!
  
  暗道一句。
  
  不紧不慢道:“赵尚书认为,此战燕王以及陆军第一镇劳苦功高,燕王应该恢复爵位了,同时,应当数倍补偿陆军第一镇军饷、抚恤,你们呢?以为如何,若是同意,陛下才会派遣锦衣卫去给燕王传讯。”
  
  “至于关中之事,锦衣卫汇报中提及,有人向北元走私,布政使孟公麟在燕王北征期间,不但贪腐,在燕王为朝廷流血北征期间,背后捅刀子……”
  
  百官顿时如同吃了苍蝇般难受。
  
  西安那么大的惨案。
  
  对待他们这些官员,如同奴才般宰杀。
  
  难道就这么算了?
  
  可不算如何?
  
  朱四郎……燕王现在控制的大军中,四十万都是受其个人威望影响的草原人!
  
  原本大家不害怕燕王。
  
  是认为,只要逼反燕王,朝廷兵马中,肯定不会有太多丘八,跟随燕王造反。
  
  可现在,人家根本不需要依靠朝廷兵马。
  
  以其统兵能力。
  
  四十万草原牧民兵。
  
  这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嘛!
  
  ‘百万……百万牧民……’
  
  百官想到这个数字,就不由寒气直冒。
  
  “赵大人提议甚好!”
  
  “没想到陕西布政使孟公麟及陕西官员如此恶劣,该杀!”
  
  “燕王是为国锄奸,理应受到嘉奖!”
  
  ……
  
  有人开头后,瞬间,百官纷纷转变口风。
  
  李善长站在后面,看着这滑稽一幕,不由笑着摇摇头,转身离开。
  
  燕王朱棣,手段高明啊!
  
  百官胆寒,不敢再闹了。
  
  外面的士绅、读书人还敢继续闹?
  
  ……
  
  哼!
  
  朱元璋听闻刘伯温汇禀后,冷哼一声,看着一直跪在地上的纪纲:“派出锦衣卫,去给朱棣传讯,让他统帅陆军第一镇回朝受赏。”
  
  ‘燕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夺兵权,屠戮布政使司血案,震惊天下,这等大逆不道,非但没有处罚,还要受赏?’
  
  纪纲顿时傻眼。
  
  更可笑,过去一段时间,喊打喊杀的人。
  
  现在竟然支持厚赏燕王。
  
  ‘一群贱骨头!’
  
  纪纲暗骂一句,大声领命:“遵旨!”
  
  随即,匆匆离开。
  
  ……
  
  消息很快在金陵城内传开。
  
  “燕王六十五万大军演练!”
  
  “其中四十万都是草原牧民兵!”
  
  “听说,跟随燕王南下的部落牧民,就有百万之巨!”
  
  “朝廷要厚赏燕王,陛下英明啊!”
  
  ……
  
  “诸位同窗,今年的秋闱,我不准备参加了。”
  
  “我要去游历天下求学。”
  
  “同去、同去……”
  
  ……
  
  当天,无数云集金陵,等待秋闱开考的读书人,仓皇收拾东西离开金陵。
  
  同时离开金陵的,还有士绅、商人……
  
  朱元璋很快收到消息。
  
  哼!
  
  冷哼一声,看向刘伯温,“离开的考生多吗?”
  
  这些人,分明就是害怕老四回来秋后算账!
  
  刘伯温苦笑,“恐怕今年秋闱得取消,据估算,至少走了九成读书人,士绅、商贾也找各种理由离开金陵,整个金陵城,一天时间内,少了将近数万人!”
  
  权贵、将领、士绅、商贾,今天几乎是拖家带口离开金陵。
  
  当官的走不了。
  
  也把家人安排走了。
  
  这分明是怕燕王回来后,按照西安方式,一一清算!
  
  以一人之威,而震天下!
  
  没想到,他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如此一幕。
  
  刘伯温唏嘘感慨之际。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那就对外宣布,今年战争虽然结束,后续事情还很多,秋闱取消。”
  
  待刘伯温离开后。
  
  哈哈……
  
  朱元璋仰头爽朗大笑。
  
  经此事之后。
  
  只要老四活着一天,就无人敢造大明的反!
  
  ……
  
  数日后。
  
  蒋瓛亲自来到张北城。
  
  再见到朱棣。
  
  蒋瓛感慨万千。
  
  他虽然在北平,可也知道金陵的消息。
  
  随着西安血案以及燕王六十五万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金陵,不但喊打喊杀声没有了。
  
  喊打喊杀的人,都开始给燕王请功了。
  
  多可笑,多滑稽!
  
  据说,随着读书人、士绅、商贾纷纷心虚恐慌出走,整个金陵城一下子都冷清了。
  
  此番,金陵的闹剧,不但没给燕王造成任何实质性损害。
  
  相反,还检验了天下百姓对燕王的态度。
  
  更让整个大明精英层,全都亲眼目睹了,燕王朱棣的手段和威压!
  
  ……
  
  蒋瓛强行收敛思绪,抱拳恭恭敬敬道:“王爷,陛下及满朝文武,请您率领陆军第一镇回朝受赏。”
  
  呼!
  
  长长吐气声,顿时接连响起。
  
  蓝玉、朱樉等人听闻这个消息,纷纷松了口气,齐齐看向朱棣。
  
  朱棣看着蒋瓛,略作沉吟,吩咐:“转告朝廷,百万部落民,尚未安置,我需要时间,暂时无法回朝。”
  
  蒋瓛面色微微凝重。
  
  这是干什么!
  
  不愿收手?
  
  唇角动动,劝说的话刚到嘴边,见朱棣微微皱眉,心头一紧,忙改口道:“是,卑职马上派人将王爷的请求,转告朝廷。”
  
  ……
  
  攻守突然翻转。
  
  朱棣不肯回朝,继续领兵屯扎长城外的消息传开后。
  
  金陵百官慌了。
  
  开始不停上奏,为朱棣请功。
  
  奖赏也越来越丰厚。
  
  消息传到张北,朱棣依然不为所动。
  
  只是告诉朝廷,尚未安置好百万牧民,无法回朝。
  
  而朱标清醒的消息传来后。
  
  朱棣更是不着急了。
  
  直接带着四十万牧民骑兵,从张北出发,一路向西,跑到河套地区。
  
  吓得延安府、大同府边境大明守军战战兢兢。
  
  ……
  
  鸡笼屿。
  
  冶铁工坊。
  
  俞靖刚刚带着一群俘虏返回东番,就被蒋进忠带到冶铁工坊。
  
  俞靖看着差不多两丈高,由好几节铁皮卷成,直径约一丈的巨型‘铁桶’,铁桶周围,还搭建了铁制的梯子!
  
  这不是浪费嘛!
  
  知不知道,王爷治下,铁的消耗多么大!
  
  没好气,扭头,“老蒋,你就是要给我看这个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热?”
  
  嘿嘿……
  
  蒋进忠得意一笑,冲冶铁师傅点了点头。
  
  工匠拿着一根铁钩子,勾住‘铁桶’底部一个拳头大小的小门。
  
  俞靖目视中,匠人用一根铁棍,不停往小门内捅……
  
  某刻,俞靖眼睛顿时瞪大。
  
  红色高温的粘稠液体,从捅开的小洞中,缓缓流出来。
  
  顺着下面的引流槽,流入一个个定型槽内。
  
  距离近,高温烫的俞靖脸皮微微刺痛,满面通红扭头,激动大喊:“铁!老蒋这是炼铁的东西?”
  
  蒋进忠点头,得意笑道:“这是咱们冶铁坊在原本泥炉基础上,新搞出来的炼铁炉子,一次性,可以炼铁一千市斤!而且,这种炉子,不会像泥炉炼铁一样,频繁损坏,能用很长时间!”
  
  ……
  
  他们东番到处要用到铁。
  
  冶铁坊建设的泥炉子,都赶不上烧坏的。
  
  “这种炉子,里面有一层陶土坩埚,十分耐高温,工匠预估,这样的高炉,用十几年都坏不了,以后,咱们需要多少铁,只要建更大、更高,更多这样的高炉就可以了!”
  
  “等陛下南巡的时候,来看看咱们的高炉,一定能惊呆!”
  
  俞靖顿时笑了。
  
  “蒋大人,俞统制……”
  
  就当俞靖要说话时,身后传来急促声。
  
  俞靖二人转身,就见叶茂匆匆而来。
  
  两人不由惊讶。
  
  叶茂在福建,怎么跑东番来了。
  
  叶茂靠近后,就气喘吁吁道:“快!王爷出事了……”
  
  听闻叶茂介绍福建以外,各地士绅、读书人对朱棣喊打喊杀的事情。
  
  蒋进忠、俞靖脸色顿时难堪。
  
  ……
  
  当天。
  
  三百艘海军战船,又加第一混成协,半个协兵力启程。
  
  同行启程的,还有毛骧统帅的军情司成员。
  
  在俞靖启程时。
  
  同时以朱棣的名义,请求福建海商同行。
  
  将近六百艘大小船只,不装任何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沿海岸线驶向北方。
  
  ……
  
  金陵。
  
  皇宫。
  
  坤宁宫。
  
  朱元璋坐在榻边,揉着膝盖,说道:“准备准备,咱带你去北平看看……”
  
  马秀英微微愣怔,放下手中书,“去看标儿,还是去看老四?”
  
  “都看!主要是老四。”朱元璋苦笑,“咱有感觉,老四肯定不会回金陵,会从河北战俘营直接出海,离开咱们大明。”
  
  他也是在老四第三次推辞回朝,才意识到的。
  
  “这一次,咱们大明有些该死的东西,真的让老四寒心了!”朱元璋手紧紧攥住,眼中寒光一闪。
  
  许久后,默默叹了口气,“这一走,往后恐怕再想见一面就难了!”
  
  老四这一走,除非他和秀英病危,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马秀英拿书的手,不由微微攥紧……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或许,除了生老病死,再能见老四,只能是重八去福建南巡时了。
  
  ……
  
  翌日。
  
  朱元璋南巡前,要率先北巡的消息便在金陵传开……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洪武血案,准备留给朱棣,也是本书最大一个高潮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