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缩影和风暴眼1 (第2/2页)
这意味着,清理工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滚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徐平摇着头,仿佛再次感受到了当年那种令人窒息的工作量。
“我们的技术专家和管理者,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当你试图以一家企业之力,去对抗一个国家机器的意志时,那种压力是多么的令人崩溃,那种无力感是多么的深刻。”
“这一次,由丑国政府直接出手的市场阻击,以其极其难看的吃相,给所有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华国企业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中企在美投资所面临的政治审查严苛到了何种地步;
华丑之间在尖端科技和投资领域的关系,已经复杂和敏感到了何种程度;
这将成为华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市场过程中,最大、最难以逾越的障碍之一。”
徐平长叹一声,拿起的茶杯又放下,似乎当年的那口气至今仍未完全顺畅。
这是他的意难平。
“收购案本身,最终以我们的完全退出而告终。
但在宏大的时代进程面前,这只蝴蝶所扇动的翅膀,已经悄然开始酝酿更大的风暴。”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在审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更多的阻击信号,开始接连不断地出现,让华兴彻底明白,这绝非孤立的商业事件。
只要华兴试图进入任何一个高端技术领域,等待我们的,必然是来自国家层面的、精准而无情的政治角力。
因此,华兴的故事,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不再只是一家企业的奋斗史,它更是这个时代宏大叙事的一部分,是中丑两个大国关系跌宕起伏、激烈博弈的一个缩影。
而中丑关系的这种根本性转变,其显性化的标志,其实早在华兴收购三叶系统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他停顿了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绪,如何更清晰地向陈默勾勒出那条完整的逻辑链。
“后来你也知道了,中丑关系这种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其公开化的转折点,其实是在牛奥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之时。”
徐平的叙述进入了更宏大的地缘政治层面。
“2009年7月,时任丑国国务卿的希林顿,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系列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重返亚太’这一具有明显战略指向性的概念。
2011年,牛奥总统本人更是在APEC峰会上,高调宣布丑国战略重心将‘转向亚洲’。
到了2012年6月,当时的丑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进一步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明确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军事、经济和外交目标。
从‘重返亚太’到‘亚太再平衡’的这几年间,身处科技前沿和全球化漩涡中心的华兴,率先、也最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战略转向所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
“而那几年,又恰恰是华兴锋芒初现,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强势崛起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