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品牌出海? (第1/2页)
陈默慢条斯理地吃着手中的三明治,沉吟片刻后说:
“势头确实很好,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惕。
扩张速度太快,管理半径拉长,质量管控风险会指数级增加。
我不希望看到瑞子成为又一个流星般崛起又迅速陨落的品牌。”
李携耀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所以我和乔雅已经决定,下个月开始,新开店速度控制在日均20家以内,重点转向运营质量提升和团队建设。另外,”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是时候启动B轮融资了。”
陈默抬眼看他:“这么快?A轮的资金应该还没用完吧?”
“钱还够烧半年,”李携耀笑道。
“但资本市场现在对我们极度追捧,估值预期很高。
我想趁热打铁,融一笔大的,为明年的全面爆发储备弹药。
初步计划融资8-10亿美金,投后估值目标100-120亿美金。”
这个数字让陈默都不由得挑了挑眉。
不到一年时间,从A轮的32.6亿估值跳到100亿,这个跨度确实惊人。
而且如果陈默没记错的话,前世瑞幸首次上市的时候也就40多亿美金。
看来出海这一步,走得虽然是机缘巧合,但还真走对了...
第一个全球铺开的华国饮品品牌,又是最性感的咖啡赛道,还打通了线上线下,这牌面是真不小。
“投资人有初步意向了吗?”陈默问。
“高盛、软银、腾讯、摩根士丹利、淡马锡都主动找上门了,还有几个中东的主权基金。”
李携耀眼中闪着光,“都是有名有姓的大家伙,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特别是战略投资人的选择上。”
两人正聊着,乔雅拿着平板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的红晕:
“两位老板,打断一下。刚刚收到的数据,你们一定要看看这个。”
她将平板放在桌上,调出一组图表:
“这是我们依托华兴海外网点开设的287家门店的最新运营数据。
特别是这几个月在海外市场的表现,简直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陈默和李携耀同时俯身看去。
【华兴体系门店特别汇报】
门店总数:287家(覆盖21个国家)
海外门店外籍顾客占比:平均48%
海外门店客单价:比国内高36%
海外门店毛利率:比国内高15个百分点
乔雅放大几个关键门店的数据:“特别是位于慕尼黑华兴研究所一层的门店,外籍顾客占比达到65%,单店日均杯量突破400杯,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她滑动屏幕,展示出一些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帖子:
“更令人惊喜的是,借助华兴海外网点多位于核心商务区的特点,我们的品牌意外地成为了许多外国人接触中国咖啡品牌的第一窗口。
这在客观上为我们未来的全球化战略铺垫了道路。”
李携耀猛地一拍桌子:
“太好了。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品牌故事!
来自中国的咖啡品牌,不仅在国内横扫千军,还在海外高端市场获得认可!”
陈默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他确实没预料到这个意外的发展。
沉吟片刻后,然后便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