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陈默的建议 (第2/2页)
“是程序需要。
他现在还是华兴员工,调查组需要他作为当事人配合调查,提供证据。
他的离职流程现在走了,很多事情就说不清,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反咬一口说他是‘因个人原因离职后恶意诋毁’。
告诉他,这是调查程序的要求,请他理解配合。
同时,”
陈默顿了一下,语气带着一丝复杂,“告诉他,我也看到了他的帖子,听到了他的声音。请他相信公司这次彻查的决心。”
林雨晴瞬间明白了。
这不仅是为了调查程序严谨,更是给赵志远本人一个心理上的支撑点。
他的抗争,没有被最高层无视。
默总看到了,并且用行动表明了态度。
这对一个绝望中发出呐喊的人来说,或许是一丝黑暗中的微光。
“第四件事,”陈默看向林雨晴,眼神锐利。
“你立刻去IT运维支撑部舆情监控中心,坐镇协助指挥。
张福全现在压力肯定很大。
你的任务是:
第一,确保我们挂出的联合公告和汪总的停职令,在技术层面万无一失。
第二,严密监控回帖风向。对于理性讨论、提供线索的,不必干预。
但对于那些纯粹煽风点火、人身攻击、造谣传谣的账号,或者明显带节奏的,给我盯死!固定证据!
必要时,联合安全部门,启动溯源!
第三,收集所有有价值的回帖信息,特别是涉及其他类似遭遇的线索,整理成简报,每小时报我一次。着重整理涉及到集团IT部门的。
记住,我们的职责是防止舆情失控演变成无意义的混乱和攻击,不是捂盖子。”
“明白!”林雨晴挺直腰背,眼中闪烁跟着领导又学到了的光。
默总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既给了汪剑锋雷霆手段去处理内部问题,又在外部用最高级别的官方姿态稳住了局面,同时还给了当事人赵志远一个程序上的交代和心理上的慰藉,最后还确保了舆情监控的精准和有效。
这已不仅仅是危机公关,这是一场精密的多线作战。
她转身快步离去,高跟鞋敲打地面的声音清脆而急促。
陈默重新走到窗前。
窗外,蓉城的晨光已经彻底驱散了薄雾,城市开始苏醒。
楼下的人工湖边,几只黑天鹅优雅地划开水面,荡起圈圈涟漪。
他端起桌上那杯拿铁又喝了一口,奶香和咖啡香的瞬间在舌尖蔓延开。
赵志远...十八级技术专家...十六年...绩效C...剽窃...申诉无门...
这些冰冷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却勾勒出一幅何其熟悉又刺骨的画面。
前世,他不也是那个被卡在18级多年的“资深工程师”吗?
没有遭遇如此赤裸裸的剽窃和构陷,但那种在庞大体系里被无形的天花板压得喘不过气,看着后来者凭借“会来事”或者“背景”轻松越过自己的憋屈;
那种在晋升答辩中被莫须有的理由刷下来,申诉却只得到“下次努力”的官腔回应的无力;
那种年复一年付出,最终却感觉价值被稀释、被无视的迷茫...
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血泪”吗?
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带着满心的不甘和一丝对未来的渺茫希望出去创业。
结果呢?
撞得头破血流,在经济的寒冬里挣扎沉浮,最后黯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