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第2/2页)
【这个部队的装备还算好了,你们没看当时飞机下面赶路的支援部队吗,他们可是连步枪都没配齐,很多人拿着都是冷兵器啊...】
网友们看到这段剧情之后也为守城的战士们担心起来。
好奇600人的部队,怎么去守兵力高五倍之多,且装备还是碾压的仗如何打。
......
游戏之中。
听到子清的情报以及日寇的情况后。
在场的军官相互看了看,脸上愁容满面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一时之间也没有一点办法。
“营长,宝山既已失南北外围保护,我部应加强防御工事。”
“可以用城墙做屏障,集中精锐火力固守城防,可使鬼子难越宝山半步。”
“您看如何?”
副官马晓阳思考之后说出了御敌之策。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肯定是不能出去硬碰硬的,只能依靠城内的防御工事进行固守,以待后援部队支援。
“仲贤,你我今日所见宝山外围的城墙已被鬼子多次轰炸已无险可守。”
子清说出了残酷的现实。
此时的宝山县城满目疮痍,想守在城里是不现实的。
“营长,我知道你心里已经有数,落子吧。”
富贵马晓阳听清局势之后也知道自己的建议没用。
他知道子清是一个好的棋手,心里肯定有了御敌之策。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子清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令。
“与其被动困于宝山县城之中,不如主动御敌于外。”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防御阵地前移,利用城外的地势再加上坡道上修筑战壕,形成交叉火力。”
“可以把北,南,东门全部封闭,只有西门作为人员以及物资进出使用。”
“加固宝山的防御工事,居高驻险,加固城防。”
“诸位将士们,捍卫国土,是我等军人的天职。”
“宝山县城的安危,关乎整个淞沪战局绝不容有一点闪失。”
“传我的军令,凡懈怠者,畏敌者,轻敌者,违抗军令者,一律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子清根据现有的局势进行分析后做出了最优选择。
“现在分配任务,李大城命你部到西街街口修筑环形防御工事。”
“并在西街内设置掩体和障碍,把相邻的房屋上下两层打通,形成串联通道!”
子清继续交代着作战部署。
听到这个部署之后,李大城露出疑问。
“营长,为啥其他连队都在城外布防准备打仗,为嘛只有我们连队的人在城里做苦力啊?”
他不知道这个安排有什么用,他此时想的是出城杀敌,战死沙场。
“这是最后的防线,这是我们最后的屏障。”
子清冰冷的吐出了这几个字。
他知道前面的工事只能拖延敌人进攻的时间,如果没有后续部队增援,失守是迟早的事。
“我要为战死的八营兄弟们报仇,李大城请求驻守城外。”
李大城大声呼喊道。
让他在城里做苦力心里一万个不服,哪有上阵杀敌来的爽快。
“给我执行命令!”
子清严肃的说道。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文弱书生,弱不禁风的样子。
殊不知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是...”
李大城不情愿的回答着。
他嘴上答应着,但心里一万个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