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我选第四个选项(3k) (第2/2页)
“我在杨冬那里得到了一些答案。”
丁仪一出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罗清眉头一挑:“你还会亡魂祭炼之术呢?”
丁仪瞪了罗清一眼。
罗辑打了个圆场:“老清,现在不是说笑话的时候,丁仪你说吧,其实我也一直不明白杨冬同学为什么想不开,叶老师虽然是他的母亲,但我想只是这个原因的话应该还不至于杨冬同学寻短见。
至于智子的神迹工程……智子的神迹骗骗汪淼那样的笨蛋还行,杨冬既然知道三体,那一定知道智子,更不可能被智子哄骗自杀了。”
事实上,罗辑也一直都对杨冬的死亡充满困惑,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女同学还是比较阳光开朗的。
丁仪冷静的说:“杨冬的死亡原因我早年就已经猜到了,无非就是宇宙不纯洁了,高级文明之间的战争将宇宙结构变得千疮百孔,这一点排险者与碳基联邦都有提及,杨冬比我早许多年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选择自杀,她本质上是一眼看透了宇宙的未来。”
众人纷纷点头。
宇宙的未来是一个悲观结局的事情,经过了碳基联邦以及真理祭坛那么多事情,许多人类科学家也已经意识到了,但并没有放在心上,这种事情距离人类文明还是太遥远了。
当着各位旁听者的面前,丁仪开始了自己的最终论道,他已经不想再顾及那个未知的观察者了,他又不是面壁者,为什么要想那么多?
“排险者给的宇宙标准模型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的宇宙。”
丁仪率先定下了基调:
“我说的难听点,宇宙自身结构存在设计漏洞,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宇称不守恒,间接证据是观察者效应,实例证据是光速有限。
首先是光速有限,按照弦论……首先说明我也不知道弦论到底是对的还是错误的,我先假设它是正确的,按照弦论,真空中的光速本应随能量密度动态变化。
高维空间中能量密度高,光速提升,低维空间中能量密度低,光速降低,这个变化模式没错,但实测值不应该恒定为三维宇宙光速的倍数关系,应该是动态的。
我假设认为,当粒子试图超越光速时,泡沫的量子涨落会将其动能转化为虚粒子对的质量,导致速度被强行压制,这样可以解释一下光速有限,但问题来了,是谁在压制光速?”
众人面面相觑。
谁在压制光速?
“难道是神级文明改变了光速的定值?”图恒宇说。
罗清闻言摇头:“李白所在的族群,是宇宙中的顶级神级文明,他们可以遁入十一维空间进行0.162米每普朗克时间的恐怖速度移动,哪怕是抵达宇宙尽头也不过是瞬间,但这个速度并不符合丁仪博士的假设,而且我问过李白,他天然认为光速就是固定的。”
“第二。”
丁仪竖起了第二个手指头。
“宇称不守恒,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进不出。而且我怀疑这种不对称性正在缓慢扩散,很可能每横跨十亿年的尺度,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破缺率会增加十万分之一,当然,具体数据凭人类是算不出来的,碳基联邦也够呛能算出来。
假设这种宇称不守恒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原子核稳定性下降、恒星核聚变效率骤降,这直接暗示宇宙正处于某种‘熵增’之外的退化过程。”
众人鸦雀无声,只是敬畏的望着丁仪。
“第三。”
丁仪竖起了第三个手指头。
“我试图用宇宙标准模型描述量子现象时,遭遇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常来讲,量子现象一定囊括在宇宙标准模型之内,而排险者给出的模型却做不到这一点。
要么是模型有问题,要么是宇宙有问题,要么是量子力学有问题。
我倾向于三者都有些一些问题,
当我用大一统公式来模拟宏观物体的量子隧穿概率时,发现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偏差,例如,我借用量子计算机辅助,计算,地球在未来10^100年隧穿到比邻星轨道的概率,但公式预测的概率却是远不是这个数值,而且每次模拟的数据都不一样,我怀疑宇宙中存在着特殊的观察者,当我试图精确计算时,时空像素会自动调整排列,故意制造不可消除的误差。”
丁仪说完,又补充了依据:
“当然,也不排除是量子计算机还是太落后了,我可能需要超弦计算机。”
莫名其妙被点名批评的小苔藓非常不满意的哼了一声。
众人继续看着丁仪,似乎是在期待对方最终的结论。
丁仪又说:“我发现这三个矛盾指向同一根源——宇宙的数学自洽性存在矛盾,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曾经有人向排遣过排险者问过一个问题:【数学是自洽的吗?】而排险者的回答是【是】。这又冲突了。”
微弱的的掌声传来,这掌声来自爱因斯坦。
最终,在这个孤独的掌声中,丁仪轻飘飘的掷出来最后一句话:
“要么,宇宙是某个更高文明的失败实验。”
“要么,宇宙是上帝丢出的坏骰子。”
“要么,宇宙是一个正在走向死机的错误系统。”
“各位,三个选项,自己选吧。”
罗辑听完,嘴唇翕动,只说出了一个字:
“操”
“翻这个宇宙。”
罗清开口,帮罗辑补充了第四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