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2/2页)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孙权,继续说道:“今日,我将这江东印绶交付给弟弟,希望母亲您能在日后的日子里,朝夕教导他,让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袖。”
“还有,父亲和兄长的旧部们,千万不要轻易怠慢他们,他们都是我们孙家的中流砥柱。”孙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族的关怀和对弟弟的期望。
孙母听了孙策的话,不禁面露忧虑之色,说道:“我担心你弟弟年纪尚小,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大事啊。”
孙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深吸一口气,说道:“母亲不必担忧,如果遇到内部事务难以决断的时候,可以去询问张昭;若是遇到外部事务无法决定的情况,那就去请教周瑜。”
说到这里,孙策的伤口突然一阵剧痛袭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满脸都是痛苦之色。
“只可惜周瑜此刻不在我身边,不能当面嘱托他了。”孙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遗憾。
一旁的大乔,见孙策如此痛苦,终于忍不住轻声抽泣起来,那哭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凄凉。
孙策缓缓地抬起手,仿佛这只手有千斤重一般。他的目光落在大乔身上,那是一种充满了眷恋和不舍的眼神。大乔见状,连忙伸出手去,紧紧地握住了孙策的手。
孙策感受着大乔手掌的温暖,他微微一笑,说道:“你跟我多年,备受辛劳。”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了对大乔的感激和爱意。
大乔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哽咽着回答道:“夫君,您放心,我一定会孝敬母亲,也会转达您的话给小乔妹和周郎。”
孙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死后,你一定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尽心辅佐我弟,切莫辜负我的相知之情。”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似乎已经将身后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说完这些,孙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头一偏,他的生命之火就此熄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时光荏苒,汉献帝建安四年,江东孙策身亡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他的弟弟,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毅然决然地继承了兄长的遗志,坐领江东。
孙权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一方面与北方的曹操谋和修好,以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他断然拒绝了袁绍提出的结盟抗曹的请求。孙权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果断的决策,才能守护好江东的这片土地。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起兵七十万,气势汹汹地攻伐曹操,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官渡之战”。在点将台上,袁绍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面向众将,高声宣讲:“孙权虽绝我情谊,又能奈何于我?今日我军兵强马壮,必能一举击溃曹操!”
“这威武之师,天下谁能敌!”袁绍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自己麾下那密密麻麻的军队,心中豪气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