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交流 (第1/2页)
“床单、被子都是新的,今天才洗过,有其他需要,随时喊我。”
“行,老李,麻烦你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陈家志觉得这房间收拾得还不错。
这时,李秀也从装行李的包中找出换洗衣服,“你先去洗漱吧,也不早了,早点休息。”
“要得嘛。”
拿了衣服,洗了澡,陈家志再回房间时,李秀正拿着一本书在看。
“先别看了,去洗漱吧,这边条件弄得还可以。”
“嗯~”
等李秀去洗漱后,陈家志又到走廊上看起了星空,脑海里也在想着明天的事。
明天要见的应该是县长,而且除了交流经验,大概率还会被拉投资。
他在想要不要接招。
元谋的冬早茄果类蔬菜不太适合卖向珠三角。
其热坝地区夏天温度高,干旱少雨,也不适合菜心等叶菜生长,难以和现有业务形成联动。
占用的资金也还不少。
现目前而言,重心还是要围绕珠三角。
“想什么呢,又这么入神?”李秀洗完澡走了出来。
“明天要见县长,这不得提前揣摩下领导的心思么。”
“哟,那可是大官。”
“再大也没有你大。”
陈家志和李秀回了房间,关了门,双手就开始不老实起来。
这才晒了太阳的被子真柔软。
…
一觉起来,神清气爽,元谋四月的阳光也温暖舒适。
陈家志和李秀很早就起床下地,在农场散步,看日出,看菜花。
年后播种的制种菜心又开花了,金黄一片,很是好看。
陈家志还逮住一个挥舞着枝条的小屁孩,吓唬了一顿才放他走。
走了一会儿,在大棚外又遇上了彭谦和纪松。
他招呼道:“早,聊什么呢?”
纪松说道:“老板,老板娘,早,我和在彭老商量后续育苗准备,大棚要消毒,还有育苗架、基质等等要准备。”
陈家志又问了下方学林弄出的基质配方,纪松也已知晓。
“参照总部,也准备弄个简易场地生产基质。”
“对,先这样搞,你们先忙,我再转转。”
陈家志又带着李秀去看大棚里的菜。
经过近半年的采摘后,黄瓜、番茄和茄子也陆续进入了生长末期。
4月份后,蔬菜价格也跌了下来,效益较为一般。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陈家志才又回到了办公室。
李明坤此时也安排完了工作回来,对陈家志进行了农场的交底。
截至目前,云岭农场一共创造了164万元的营收。
初始投资是300万,没用完,加上入账,云岭农场的资金还很充沛。
陈家志说道:“我跟着要去县里,你和我一起去,可能会再谈谈投资的事。”
李明坤点头,“此前马局长也来过,有意让我们扩大大棚的投资,我说要等你来。”
想着账上的资金,陈家志沉吟道:“只要有基础条件,投资蔬菜大棚收益还是不错的。”
如果这次要建大棚,就没必要弄育苗棚那么贵的了,云岭农场现有的资金也暂且够用。
云南大棚相较于北方冬暖大棚,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造价便宜。
劣势就是交通。
而元谋的交通条件在整个楚雄乃至云南都算好的。
和县长庞伯川的交流地点最终被约在了县政府。
陈家志和李明坤抵达时,恰到好处的遇到了相熟的马明。
“陈总,李场长,这次还要麻烦你给我们分享先进经验。”
陈家志笑道:“马局这是在开打趣我了哈,我也就顺手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
“哈哈,那以后陈总还要顺手多做点。”马明伸手示意,“走吧,陈总,庞县长他们应该都在办公室了。”
陈家志又打听了下有哪些人。
除了县长庞伯川,农业局一把手葛启华、元马镇镇长米勇两人也会来。
马明笑了笑:“陈总,就是一次普通的交流学习,庞县长最近也挺关心云岭农业的发展,有什么需求你等会儿也可以提。”
“只希望我这点经验能对元谋有用。”
陈家志不懂政府体制关系,但就如李秀所说,县长也是大官。
他也是灵机一动,才帮县里做了些宣传,没想到真有了效果。
可能这就是市场化改革浪潮带来的机遇。
敲响半开着的门,听到一声‘请进’后,陈家志才跟着进去。
办公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庞伯川、葛启华、米勇三人都站了起来。
“陈总,远道而来,辛苦了。”
“我的浅薄经验要是能帮到县里,再远那也得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