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47章 井

第47章 井

第47章 井 (第1/2页)

上班,然后摸鱼。
  
  这年头,生活节奏慢悠悠的,二队的站岗任务虽然单一、枯燥,倒也悠闲。
  
  秦远一连悠悠哉哉上了三天班。
  
  周六下午,他提前翘班,去了趟交大,找到一位工程方面的教授,请教问题。
  
  “孟教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个问题,我老家乡下想打一口井,对于这个位置的选择,想咨询一下您的建议。”
  
  孟教授刚上完课,抱着课本从教室出来,颇为热心,很有兴致道:
  
  “古代讲‘坑前不坑后,坑左不坑右’,说的就是对打井位置的选择,颇为讲究。
  
  首先得选地势较高或平坦处,打井区域土质也得干净,还要与房屋保持一定距离。
  
  最好远离牲畜圈、厕所等污染源,避免水质被污染。
  
  还有一些民俗禁忌,类似‘前左吉,后右凶’这些,乡下比较在意这个。
  
  你要是有需要,我也给你仔细说说...”
  
  倒是没想到孟教授挺率性,连民俗禁忌都有涉及。
  
  秦远听的很认真,并且用笔认真记下各种细节。
  
  。
  
  周日,天朗气清,一轮红红的朝阳跃出东边。
  
  秦远起了个早,简单洗漱一番后,还没到七点半,那位黄记者便登门拜访。
  
  黄显声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笨笨的照相机,瞧见秦远,兴奋说道:
  
  “秦队,您要的相机,我给您找来了,它可是咱们报社的大功臣。
  
  像您在报纸上看到的很多照片,便是由它拍摄。”
  
  秦远好奇看了眼那相机,见它棱角方正,顶部印有一行繁体小字。
  
  SH照相机二厂制。
  
  SH牌的,纯机械,不用任何电池。
  
  好像后世改名为海鸥牌照相机,蛮出名。
  
  “看着蛮时髦,这相机不便宜吧?”秦远好奇问道。
  
  “前年出产的SH58-4相机,仿西德设计,卖150块一台,而且还要工业券,一般人根本想都别想。”
  
  黄显声脸上露出自豪,说的头头是道,顿了顿,又询问道:
  
  “秦队,咱们现在就去我外婆家那渔村?”
  
  秦远摆摆手,朗声说道:
  
  “先不急,先去一趟我老家桥东生产队,做一些准备工作。”
  
  过年时,他跟王根宝简单说了一下手压井的事情,铸造井筒、手柄、活塞杆需要个土高炉。
  
  王根宝拍着胸脯答应,让他爸垒。
  
  想来这会儿应该已经垒好了。
  
  。
  
  早上九点,冷风习习。
  
  桥东生产队,村尾,一个刚垒不久的土高炉,瞧着高约一米五,此时,正滚滚冒着热浪。
  
  小高炉前,王根宝正一下一下奋力拉着风箱,不时还朝高炉里加些木炭。
  
  并冲秦远大声邀功道:
  
  “远哥你就瞧好吧,这木炭是我和我爸连夜上山砍柴,烧制的,风箱一吹,温度高着呢。
  
  这高炉里的铁一会儿便融化了。”
  
  秦远听的暗暗点头,看着嗡嗡作响的土高炉,手里拿着纸笔认真记录、总结。
  
  从无到有搭一口手压井,要尽可能简单,取材容易,即使桥东村这样简陋的条件,也能独立打造,这样才有推广意义。
  
  没一会儿,等他放下笔,却见王卫国抱着口生锈、破洞的大铁锅,凑过来。
  
  并兴冲冲询问道:
  
  “阿远,只有20斤铁料够用吗?不够的话,我又找到一口铁锅废料,5斤来重,也可以加高炉里。”
  
  秦远摆摆手,笑着回道:
  
  “20斤已经足够用了,卫国叔,你去看着高炉,就等里面的铁水融化,铸造了。”
  
  需要用到铁的地方只有井筒、手柄、活塞杆等这几个部件,其他的像支撑架、水管都可以用别的代替。
  
  水管比较麻烦,之前没仔细调研,秦远打算用铁管或塑料水管。
  
  一查才知道,像钢锻的镀锌铁管,百货大楼里有卖,五、六米长的一根铁管,要10块钱,还要工业券,太难买到。
  
  而塑料水管更难得,需要上面分配,得是农科院这样的单位,才能获得,乡下就别想了。
  
  好在水管也有平替。
  
  思绪乱飘间,王大全扛着一根10多米的长管子走过来,兴奋说道:
  
  “阿远,你要的水管,我从镇里买来了,不要票,才5毛一根。
  
  虽说是竹管子,但它上面涂了桐油,也耐用。
  
  镇上菜田里就用这种竹水管灌溉,日晒雨淋五、六年了,一直还在用着,一点没坏。”
  
  秦远让他把竹水管放好,又来到小高炉旁边一块空地上。
  
  这儿摆了几个砂铸模型。
  
  此时,一个六十多岁老头,正拿着泥抹子,轻轻拍打砂铸模型。
  
  这老头叫陈巧手,隔壁桥西村的,手艺人,民国时造假古玩的。
  
  见老头心不在焉,秦远轻声叮嘱道:
  
  “巧手叔,这铸铁的尺寸、规格很重要,你可千万把握好。”
  
  “阿远你把心放到肚子里,以前更难的青铜器我都铸过,成功卖给洋鬼子。
  
  就你这几个铸铁小玩意儿,我闭着眼都能弄。”
  
  陈巧手信心满满地回了一句,接着左右瞧了瞧,又凑到秦远身边,小声说道:
  
  “阿远,听说你这手压井搞好了,可能弄个打井队,有城里工作的缺儿,这是真的吗?”
  
  秦远连忙摆摆手,轻声谦虚道:
  
  “没谱,没谱的事儿。”
  
  “有谱的。”陈巧手做过背调,煞有介事道,“我去阿远单位打听过,晓得阿远你现在可牛了。
  
  打水井的事,费了你不少心思,连大记者都来了,你肯定有把握,弄出点大动静。
  
  巧手叔不求别的,就想让我家三小子沪生,像根宝一样,过来帮你忙。
  
  嗯...阿远,这是巧手叔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一幅画,唐寅的,30年前,我在SH滩淘的,真迹,好物件,你拿回去好好把玩。”
  
  说罢,他敞开大棉袄,从怀里掏出一卷画,不待秦远回话拒绝,把画硬塞到秦远手里。
  
  瞄了眼手里纸张泛黄的古画,看着尺寸应该不大,秦远挠挠头,轻声说道:
  
  “那...那巧手叔,让沪生过来吧,但进城工作这事,我可不敢打包票啊。”
  
  他不懂古画,但唐寅的大名还是听过的,明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
  
  估计放后世,这画卖个千八百万的,问题不大。
  
  闻言,张巧手欣喜点头:
  
  “诶,我待会就让小儿子沪生过来,阿远有大本事,这事准成。”
  
  说罢,他又冲不远处喊道:
  
  “卫国,我这砂模做好有一会儿了,你那生铁还没融化吗?”
  
  “化了,化了!根宝,可以炉了。”
  
  “诶!”
  
  几人说话间,王根宝麻利地拿着火钳,捅开高炉的出铁口。
  
  紧接着,王大全父子俩抬着个坩埚料斗,放入出铁口下方。
  
  秦远好奇凑过来,只觉热浪袭人,通红的铁水缓缓流入料斗。
  
  王大全爷孙仨配合娴熟。熔铁时,加了硼砂,王根宝拿刮子轻轻刮去铁水上的杂质。
  
  接着王大全父子手稳、脚快,抬着料斗,稳稳把铁水注入砂模。
  
  而后陈巧手倒入冷水冷却。
  
  不多时,等铸铁件完全冷却,陈巧手便清掉砂模,露出里面粗糙的铸铁部件。
  
  秦远走过来,好奇用手指敲了敲。
  
  硬邦邦的,声音清脆,表明这铸铁含碳量高,用来轧钢不合格,而铸造成打水井部件,也算废物利用。
  
  秦远把这些组件用皮尺量了量,再把它们又组装起来,试了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