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后来、手压井 (第2/2页)
秦远知道这位,一直心心念念进部,对政绩格外在意。
关于这个,秦远还真有点想法,他当初想分配到农科院,便是不想埋没前世学的农机知识,给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顺便让自己过得更好。
敛去思绪,他从绿军包里掏出本工具书,仔细阅读起来。
院里有个规模颇大的藏书馆,书是今天从那里借来的。
书里的内容,跟打井有关。
主要是秦远想到,前世小时还能见到的那种手压井。
这东西,他大学上选修课,介绍灌溉时,有提到,好像直到70、80年代,才在国内推广开来。
而目前在乡下,比如红河公社,社员们平常吃水,基本全是从河里打水吃。
虽然,这会儿小河清澈,但肯定还是不如地下水干净。
甚至一些偏远乡村,缺水,吃水难。
秦远觉得,如果自己能出力把压水井,早点推广开来,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而且,压水井的技术含量挺低,实施起来也简单。
看了一会儿书,门外突然响起“笃笃笃”的敲门声。
秦远起身去开门,“红姨,快进来坐。”
王红笑呵呵地走进房间,找个小板凳坐下,接着嘴上夸道:
“你这小子,一入住我们街道,就给我送个大惊喜,揪出那么大一腐败分子。”
秦远一边给王红倒杯水,一边谦虚道:
“运气好,碰巧了。”
“你这孩子,跟我不用谦虚,你马叔可是和我说过你的本事。”
王红自然地接过瓷缸,笑呵呵道:
“眼瞅着今年也没几天了,过几天年终总结,你红姨的工作报告上,又能多添一笔亮眼成绩。
那些赃物也赶巧,新年元旦,街道办去慰问老英雄,正好用得上。
尤其那15斤香油,亮眼!
这次,红姨算是沾了你的光。”
当下,国家也过元旦,职工有1天法定假日。
秦远嘴角微微一笑,没打断,王红继续说道:
“我给你报上了‘文明家庭’,回头你去街道办,把流动红旗领了,还有3两香油的物质奖励。”
“谢谢红姨!”
“对了,还有件私事,后天我家小叔子过生日,家里弄了场私宴,来的都是自己人,到时,你一定得来。”
“荣幸之至,我一定赶到。”
王红放下瓷缸,满意点头,又提醒了句:
“我那小叔子,偶尔会出现记忆倒退的病症,你到时千万别见怪。”
连这么私密的事都给说了,是真没和自己见外,秦远严肃点头:
“肯定不会。”
。
早晨天蒙蒙亮,橘黄的光芒从东边升起,又有人敲响了秦远的房门。
秦远打开房门,发现是李佑树,后面还跟着俩男人。
这俩戴着解放帽,背着工具包。
见到秦远,李佑树热情地把他拉到一边,轻声说道:
“这次多亏有您,我弟那事成了。那俩是张木匠和他徒弟。
张木匠是咱这有名的老木匠,打家具有一手,知道您刚搬来,还缺张床。
刚巧,我和张木匠关系不错,就想着请他来帮您打一张。”
秦远没矫情,点头笑道:
“真是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没您,就没我弟的好前途,而且昨天在街道办,王主任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佑树脸上堆笑,乐呵说道。
他今年才30,正是奋斗的年纪,再进一步,当上正式干部的机会,就捏在王主任手中。
一定得好好结交秦远同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