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

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

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 (第2/2页)

别的不说,那个什么镇北将军夏侯惇?他能挡孤几戟?
  
  齐王曰:“善。”
  
  见大体方针确立了,陈宫继而言之。
  
  “此计若成,更需加紧徐州防务,以备汉王恼羞成怒,来犯徐州。”
  
  吕布闻言,略一思量,答之。
  
  “魏续乃孤内外之亲,常为腹心。
  
  今可命他与文远领三万步卒,镇守小沛门户。
  
  再有陈珪、陈登父子,配合高顺等将,镇守徐州,足保安定。
  
  孤此次只带一万骑军、三万步卒,号称七万北上。
  
  至琅琊后,留步卒与兖州假意交战,实则骑军奇袭梁鲁,兵指颍川。
  
  若能大破夏侯惇、陆逊诸部,断袁贼一臂,接下来有曹操与我们挥师南下豫州,足以与徐州分而牵制袁贼主力。”
  
  吕布说着,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曹操何以信孤?”
  
  陈宫眸光渐冷,浅浅而笑。
  
  “他不得不信!
  
  袁公路举国之力北上,曹操本就没有再分兵兖州,防守将军的余力。
  
  相比于被汉军破关灭国,打上洛阳,能救他者,唯有将军。
  
  只要将军率骑军倒戈汉军,与汉王结下死仇,那么无论胜败,他不信也信。
  
  只等他抽调兖州之兵,共抗汉军压力,才是我等不费一兵一卒,尽取兖州之时。”
  
  二人说至此处,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计策好似奇谋弄险,似乎吕布与陈宫都打算为了曹操而殊死一搏,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实则曹操就是他们的退路!
  
  若是一切顺利,吕布能凭借奇袭倒戈大破夏侯惇等最好,而一旦战事有变,计划失败,曹吕联盟殊死一搏都没打过袁贼。
  
  齐王当取兖州以自用!
  
  反正自己这边奇袭过去的都是骑兵,若一心要跑,汉王那“八十三万”大军里,才多少马匹?这也追不上啊!
  
  反而曹操留在后面跑不掉,全部精力都得被汉军牵制。
  
  到那时假意变真做,回来再攻兖州,跟汉王也可以交代说所谓的倒戈奇袭,只是为了取信曹贼的诈盟之计。
  
  布千里迢迢,疾驰而来,是为了相助汉王,一片忠心啊。
  
  届时,相信自顾不暇的曹丞相,也很乐意相助盟友一把?
  
  是的,若不纳贡称臣,北上伐兖,就不能取信汉王,难免汉王会不选择曹操,反来惦记徐州。
  
  而若不真的亲率骑兵倒戈汉王,就不能取信曹操,让他放心将兖州兵力都撤回去同汉军决战。
  
  因此,唯有既伐兖,也倒戈,才能同时取信两方,既削弱牵制了袁术,又能为自家谋取最大好处。
  
  论阴谋诡计这块,汉王被公认为大汉第一,可说起反复无常来,他吕布称第二,还没人敢当第一!
  
  而一旦兖州、徐州连成一片,他贵为齐王,上可以连袁绍,下可以助曹操,终得战略纵深,来去自如。
  
  到那时,就又可以制霸苍穹了!
  
  这套反复横跳的计划使出来,大抵就上中下三种结果。
  
  最好的,当然是大破夏侯惇等人,均衡曹、袁两方实力,趁其焦灼之时,骑兵扬长而去取了兖州,占兖徐之地,脱出徐州樊笼。
  
  中等的,便是倒戈奇袭夏侯惇失败,让曹操在袁术的兵锋下自求多福,自己跑得快,同样取了兖州,占兖、徐之地。
  
  最差的,便是汉王冲冠一怒打徐州,而徐州又没能守住。
  
  这也没关系,只要取了兖州,损失就转移了,以兖州换徐州,同样逃出了被汉国包围的困兽之境。
  
  而在兖州,就能更好的联接上北方的袁绍,这才是当下真正能在汉国兵锋下,左右逢源的强力盟友。
  
  至于说曹操?
  
  不好意思,布身为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安与冢中枯骨为盟?
  
  按照这个计划,他吕奉先有足足三分之二的概率,能成为执掌两州之地的大诸侯王!
  
  今后群雄逐鹿,都有布一席之地,岂识操这冢中枯骨?
  
  阴暗的烛火中,亦如当年取兖州、夺徐州之时,平日里不怎么听陈宫之言的吕布,每每在这种反复无常的计策上,能与陈宫达成前所未有的默契,发挥远超以往的实力。
  
  他二人如何相视而笑,阴谋秘议,暂不去提,与此同时,洛阳。
  
  洛阳,皇城大殿。
  
  群臣毕至,皇座空悬,独曹操在龙椅之下,摆了张太师椅,目视群臣!
  
  他拿着手中情报,话语森寒入骨。
  
  “公孙瓒称燕王,袁本初称魏王!!!
  
  奸臣贼子,目无王法,这大汉天下,还有人把天子放在眼里吗?
  
  除了我曹孟德,这世上就没有匡汉忠臣,兴汉义士了吗?”
  
  众人皆无言,讷讷俯首,目不斜视,没有人敢看曹操座椅旁边那座空荡荡的龙椅。
  
  免得曹操疑心,他们在讽刺他也没把天子放在眼里。
  
  没办法,此前刘繇传衣带诏之事,不仅把天子坑的被曹操关了禁闭,还把朝中但凡有点骨气的汉臣,都杀了个遍。
  
  眼下就连杨家都已倒向曹操,还能活着站在这里的,不是曹臣,就是敢怒不敢言的。
  
  除了一个人,只见荀彧凛然站在众人之前,目视曹操。
  
  “臣闻曹相言:使天下无有汝,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今曹相仍在,何天下称王者众矣?”
  
  曹操:“.”
  
  还不是袁公路带出来的歪风邪气!
  
  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本相又有什么办法?
  
  没等他多言,便见一侍者喘着气,急跑过来,口中急呼。
  
  “完完了。
  
  朝廷完了,大汉完了啊!!!
  
  汉王袁术,发兵八十三万,言其奉天子衣带诏之命,北伐济汉,解救天子!
  
  兵锋所过之处,天下无有不臣者。”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骇然!
  
  八十三万大军北伐?
  
  闻袁术军势浩渺,上下皆有惧色,众人议论纷纷。
  
  一些原本对曹操暴行,敢怒不敢言之人,居然像是有了靠山,小声耳语嘀咕道。
  
  “看来汉王是大大的忠臣啊,他来拯救天子来了。”
  
  “是啊,是啊,若是曹相出城请罪,还政天子,他是不是能退兵呢?”
  
  “八十三万大军,谁能敌之?
  
  不管汉王退不退兵,也可尝试一二。
  
  大义在前,曹公何惜己身,当效仿晁错,为天子分忧才是。”
  
  然而众人这些胡乱议论声,随着曹操一道冷冽目光扫来,顿时鸦雀无声,再不敢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