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文房宝物,八宝五胆墨 (第2/2页)
因为太贵了,一墨难求,一般文人都舍不得用,存在家里做传家宝,流传到现在,无一不是珍品。
苏学姐不愧是书香门第,随手就从家里顺出一个文房宝物,用这墨写字,比用金子写字还奢侈。
并且这墨可以克制妖邪,有诸多妙用。
其实,古代文人之所以不惧妖邪,不仅是因为文人的自身心气,也是因为这些文房宝物。
文人的笔墨纸砚、诗书画印,皆是大有玄妙。
“谢谢学姐,这可是好宝贝,对我太有用了。”
有了这八宝五胆墨,他再画一遍门神,威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一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心思一动,门神是属于儒家神灵,学姐有国学基础,还有文华之气,他何不引导一下学姐,让学姐入文道!
其实他就是以文功入道,而太清一脉本来就是以文功为主,太清正宗的隐仙派,正式名称就是“文始派”。
不过学姐的文气,不是道家的文气,而是属于儒家的浩然正气那一系。
但对于儒家,张凡也精通。
张凡的法脉是一祖昊天,二祖三清,三祖他师父,以昊天为至高神。
然而一般人不知道,昊天也是儒家的至高神,所以儒家与道家乃是同源。
按照师父告诉他的,儒家是上古巫教的继承者,道家是上古仙教的继承者,巫教与仙教,皆是出自昆仑墟。
儒家的“儒”字,在古文里的形象就是“一人求雨”,本意就是指祈雨的巫师。
巫教被打灭后,儒家这一脉得以传承,汉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国家正统,儒家供奉的昊天上帝,也就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国祀正祭。
而国祀系的神灵,也都归属于儒家,例如文庙十哲、武庙十哲、武圣、门神等等。
不过到了近代,儒家的掌门人,以及正一派的掌门人,一起提桶跑路,儒家彻底没落,还不如现在的道家。
“学姐,你知道现代文人与古代文人,对待学术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苏婉玉算得上是饱学之士,他有意考验一下学姐的悟性。
“怎么突然问这个?”
突如其来的问题,倒是让苏婉玉有些疑惑。
张凡淡然一笑,说道:“学姐你先回答,就当是考验一下你。”
“你这家伙,这哪能考到我。”
苏婉玉撇了撇嘴,俏脸泛起一抹微笑,说道:“古代文人是以文修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明悟了这个道理,也就会往这个方向去做,慷慨悲歌,多有气节,知行合一。”
“现代文人只是单纯的研究学问,不修身,少有气节,骨头太软。”
话到这里,苏婉玉的语气多了几分不屑。
“骨头太软?”
听到这话,张凡先是一愣,接着就笑乐了,学姐这描述非常到位,确实是现在这些文人,跪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公知横行,意林称霸。
而学姐有文华之气,是因为学姐早就明悟了这道理,读书明心,以文修身,有气节,有骨气,自然是妖邪不侵,鬼怪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