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柳编箱 (第2/2页)
而且这些吃海藻的,一个个明显状态不是很好。
“我们这边大部分靠捕鱼,还有就是柳编箱,我们这边会文登那边的柳条编织衣箱,每年能换一些钱的,但赚得很少。”段家明和张花城说一下他们的情况。
“柳编箱?这东西你们有?”张花城惊讶,这可是好东西啊,和黑山大队的藤编是不一样的,他年纪大的时候还是在文登博物馆看到过一捆染血的柳绳和一个柳箱,才知道这东西的。
荣成老匠李茂才因私编柳箱,1969年被判“投机倒把罪”,没收全家口粮。其妻将柳篾浸药编绳悬梁自尽,这捆染血柳绳现存文登博物馆让后人知道了柳箱的故事,不过现在还没到69年。
明年开始就加大规模“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庭织机全部充公,匠人转入地下编箱,成品藏于地窖夹层交易。
到时典型口号:"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箱。"
这红旗海村大队以后都不能编了啊!
张花城想要这东西,他见过,长50cm×宽35cm×高25cm,自重仅1.2kg,箱内恒湿55%,简直是小石岛这种经常海雾地区衣物防霉神器,当然这是小型的,他知道还有大型的。
“有的,有的!”段家明点头,接着苦笑道:“我们这边柳条都是自己去弄的,编一个箱需要八斤重的柳条,和公社买就要三分钱一斤,单单是成本就高得可怕了,一个就两毛四成本,我们大队集体编,然后再交给供销社记下工分,两个箱才能换一个工分,工分可以抵口粮大概五毛钱,可以说我们只能自己去采集柳条,不然根本赚不到钱的。”
真黑啊!
张花城听了以后对这里的公社一点好感都没有,最普通的柳箱收购价格就是一块七毛钱左右,价格极高的,在青岛黑市,他记得当时介绍是能买到十元左右,今年这个时间点,一对文登夫妇暗中卖黑市六十箱,赚了接近五百元,这东西赚钱还是很厉害的。
“你们这里有吗?我想要,有多少要多少!”张花城知道这东西去了小石岛上会非常受欢迎的。
“有!有!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我们仓库里还有十几个新的,都给你们!”段家明一听连连点头。
“我看你们冻伤厉害,我这里有一些狼油润唇膏,涂抹冻伤可以加快恢复,就用这些东西和你们换了。”张花城将一包准备好的狼油润唇膏递给段家明。
“不不不,我们不能要你们东西了,你们这些东西,我们全大队的命都没这么值钱的,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可不能收的!”段家明急忙摇头。
“收了,听我说,明年春天开始,你们就编这东西,一个,我一元钱和你们收,有多少收多少,好像分大小吧?或者是都弄你们那么大的,我需要你们这种商品。”这商品送到小石岛上,不卖个七八元是不可能的。
而且估计卖一千个都能卖。
“啊?”段家明一群人都愣住了,一元?
雪姨也在疑惑,不知道张花城看都没看就预订什么东西,不过她知道张花城做生意还是很厉害的,也好奇了。
当看到一批精美到几点的柳编箱被送来时,她的眼睛一下亮了,这东西,她都想买十个回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