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94章 汉扁壶

第294章 汉扁壶

第294章 汉扁壶 (第1/2页)

“感谢张院长、马院长的信任,也感谢各位专家们的支持……”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不吝赐教……”
  
  全是套话,却不妨碍专家们热情高涨,更不影响会场里掌声雷鸣。
  
  每讲到一半,声音就会被掌声淹没,马副院长不得不救场。每一段话,林思成要分五六次才能讲完。
  
  景泽阳瞪着眼睛,像是活见了鬼一样:这些人是磕了药了,还是林思成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了?
  
  怎么全都跟见了活菩萨一样,眼睛里直冒光?
  
  方进脸色潮红,与有荣焉。
  
  救命谈不上,但足够台上三位院长、场内的几十位专家对林思成心存敬意,满怀感激。
  
  如果没有林思成,如果西大文物中心没有研究出BTA复配项目,那自然万事大吉。
  
  因为接受上级委托,参与“金属文物缓释项目”研究的并非文研院一家。
  
  通过招标参与的更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上级划拔的经费、本单位投入的成本大差不差。
  
  就算进展缓慢,或是成果不显著,问题也不大:因为大家都慢,不是其中一家慢。
  
  但突然间,冒出来了个西大研究中心,不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果更是超前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关键的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自主研究,没有问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上级单位、任何权威机构的任何支持。
  
  对这些经费拿了几千万上亿,动不动就请社科院、中科院指导,乃至几乎凑齐了领域内大多数的专家的团队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
  
  人家什么级别,你们什么级别?
  
  人家用了多久,你们用了多久?
  
  人家多少投入,你们多少投入?
  
  人家什么成果,你们又是什么成果?
  
  其它都不比,就比团队配置和成本投入:
  
  一个都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领着几个在其它实验室顶多干一下研助的研究员,用一间校内级别的实验室,只用了你们几分之一的时间,几十分之一的成本,研究出了比你们超前十几年,多几百倍的成果?
  
  你用一句“无能为力”、“技不如人”就想糊弄过去,想什么好事呢?
  
  来,到审计部门挨个说说,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都花哪去了。
  
  不查个个都没事,一查全是问题。
  
  其它不说,光是样本耗材,一年就是几百万。如果审核实验数据,一查一个准。
  
  马副院长敢发誓,没有一分钱进了他私人的腰包。
  
  想要缩短研究时间,降低试错成本,就得用好材料,最好是进口材料。
  
  但上级不批怎么办?没办法,就只能做假账。
  
  也绝对不止文研院一家这么干,而是所有的研究机构基本上都这么干。
  
  而这样的情况,不过是各个研究单位普遍存在,且公开的潜规则之一。不查当然没事,一查就是原则性问题。
  
  负责人撸成光杆司令都是轻的,研究团队从上到下,绝对一个都跑不掉。
  
  还当专家,以后能不能继续吃这碗饭都是问题。
  
  但突然,云破天开,时来运转:林思成和西大,竟然半点磕绊都没打,就同意了和文研院联合研究的请求。
  
  饭碗是不是就保住了?
  
  职位是不是也保住了?
  
  还审计,你审一个试试?
  
  审计部门敢进这个门,信不信老子敢把研究成果拍你脸上?
  
  甚至于,专家们已经能够想像到,等成果一公布,无数的赞美,荣誉会像雪花一样的飘过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职称、奖金……换位思考,谁不感激?
  
  一点都不夸张:原本还不到十分钟的发言稿,林思成讲了快半个小时。
  
  从头到尾,掌声就没停过。
  
  开完会,一群人又簇拥着林思成进了实验室。
  
  其实没什么可指导的:全套的资料,包括实验过程、论证过程、应用观察等等等等数据,全部拷贝了过来。
  
  只需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就算偶尔出点小问题,只需从头来一遍,或是从后反推试验过程,基本都能解决。
  
  但不管是张老院长,还是马副院长,更或是整个实验团队内的所有专家都觉得:以防万一,保险起见,还是把林思成请过来的好。
  
  不求林思成把所有的团队都带过来,只求他本人能来。也不求他天天待在实验室,只求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实验室没办法解决,更或是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随时能来,随时能指导。
  
  各个组都看了看,林思成不住点头:“进度非常快,数据很详实!”
  
  马副院长暗暗叹气:如果照着标准答案抄都抄不对,这一屋子的人,包括他在内,全一头撞死在墙上算逑。
  
  “现在确实没什么大问题,但林老师你也知道,实验这东西,有时候很古怪,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出幺蛾子!”
  
  确实,林思成深有体会。
  
  啥都对,标样对,剂量对,程序和各种数据标准到不能再标准,但做出来的结果差着十万八千里。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的时候,它突然又对了。古怪不说,还邪门。
  
  最保险的办法,是林思成全程参与,由他负责主持实验和研究,随时出问题随时解决。
  
  但都是成名多年的前辈,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留一点。林思成并不准备全天候的守在这,至多也就是有问题了来一趟。
  
  “马院你放心,我不着急回西京,不然回去待不了多久,还得跟学院领导再来一趟。”
  
  对啊?
  
  十一之前要发布研究报告,既然是和西大联合研究,校、院领导肯定要出面。
  
  林思成这个项目实际负责人更是少不了。
  
  “谢谢林老师!”马副院长松了一口气,“其实不需要每天都过来,你隔三岔五来检查一下就可以。我让院办安排了车,配了司机。他熟悉路,你去哪直接吩咐就可以……”
  
  “好,那麻烦马院!”
  
  大致看了看,一切正常,一群人把林思成送下了楼。
  
  殷殷切切,依依不舍,搞得好像他要走了一样?
  
  林思成哭笑不得,指了指同一个院子里的文博大厦:“就两步路,一个电话,我两分钟就到。就算外出,也出不了京!”
  
  一群人全笑了起来。
  
  相互告别,林思成回酒店。景泽阳跟在后面,看林思成的背影,像是在看一座山。
  
  他总算是搞明白了,林思成来这儿是干嘛的:指导实验,领导研究。
  
  要搁以前,哦不……哪怕是今天早上,林思成如果这样讲,他能当场笑瘫。
  
  林表弟,你来了京城才几天,好的没学到,京城人牛皮吹爆天的德性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甚至是开会之前,已经在餐厅里见过院办主任对他有多殷勤,张老院长对他有多亲近,以及大的不像话的办公室,并两个年轻的助理之后,林思成如果这样讲,他照样能笑喷。
  
  哥们,你大学才毕业,对吧?
  
  西大只是全国专业排名第二强的考古院校,这也没错吧?
  
  这儿又是哪?
  
  全国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机构,文研院说第三,没人敢说第二。
  
  考古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强的北大估计得排到五六名之后。
  
  也别说是你,换成王三叔,换成你们学院领导,敢不敢说来文研院指导实验,领导什么考古研究?
  
  听话孩子,别做梦了,洗洗睡吧。
  
  但现在,景泽阳感觉自己才像是做梦一样……
  
  脑子里翻江倒海,一路浑浑噩噩,直到林思成和人说话,他才回过神来。
  
  抬头一看,一位铁塔似的壮汉站在林思成面前,腰挺的笔直,刀劈斧削般的脸上露着几丝为难:
  
  “林老师,你见谅,老院长亲自交待:让我一定要给您开好车,更要保护好您。”
  
  “老班长,你言重了,我真不需要保护。真的,这着实有些夸张了!”
  
  老班长,保护?
  
  好家伙……
  
  景泽阳才发现,壮汉其实并不老,也就三十左右。
  
  关键是这身板,关键是这发型……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方助理,这……这是文研院的内卫(武警)吧,调来给林思成当保镖?”
  
  方进比他还懵。
  
  他倒是记得,他刚到研究中心的时候,有两个警察一直都跟着林思成。
  
  但那是为了办案……
  
  推托不过,给老院长打了电话,老院长振振有词:说林长青交待的,他宝贝孙子要在京城怎么怎么着,唯他姓张的是问……
  
  林思成挂了电话,叹了口气:“那麻烦老班长!”
  
  刚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不麻烦!”
  
  说着,林思成又回过身:“景哥,我打算出去逛一逛,你去不去?”
  
  去,谁不去谁傻子。
  
  多少年没碰到过这样的稀罕事了?
  
  哪怕叶安宁一毛钱的好处都不给,他也得跟着看看,再好好琢磨琢磨。
  
  景泽阳猛点头。
  
  “那景哥你别开车了,咱们坐老班长的车,去潘家园!”
  
  “行,去哪都行!”
  
  别说潘家园,去张家界都行……
  
  暗暗转念,四个人上了商务车。车都开出了院子,景泽阳才反应过来:“等会,林表弟,你说去哪?”
  
  “潘家园!电视上不是说吗,来京城,要‘登长城’、‘逛故宫’、‘吃烤鸭’、‘逛潘家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