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三阿哥:礼貌,你么? (第2/2页)
不止她,康熙也在积极部署着。
毕竟太后虽非他生母,但也有五十几年母子情分。太皇太后薨后,全靠太后安慰,他才走出那段伤心岁月。
且随着倭子省那边金银开采、九阿哥海贸规模日益扩大等原因,国库私库皆充盈。
诸皇子还都齐心协力。
康熙这个当老子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恰逢太后七十大寿,他可不就更加愿意也有能力给大办特办了吗?
只一招减免天下赋税,就让百姓欢声雷动。甚至冲着京城方向磕头,连说皇上圣明了。
三阿哥为此写了两首酸诗在早朝上拿出来念,各种为自家皇父歌功颂德。
听得乌那希直撇嘴,忍不住故意在心里叭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都这样,当皇上不更得是?]
[啧啧,职责所在而已,瞧把三伯给能的,这个歌功颂德呀。也不用他那笨脑袋想想,减免点钱粮就让百姓感激涕零至此,难道不是另一种程度上说明了赋税很重吗?]
正笑呵呵接受赞扬的三阿哥:!!!
礼貌,你么?
爷好歹也是你三伯,你就这么不管不顾拿过来就叭叭真的好?
事实证明,小公主还可以更勇。
直接当场感叹:[难怪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跟现代不但不用交农业税,还能享受地补和粮补的农民来说,大清确实苦透了啊!]
什么???
康熙父子几人皆震撼,连弘晖的凤眼都直接瞪圆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不但不要农人的税,还得反过来给农民发银子?
为了弄清楚其中究竟,康熙连朝都懒得继续上了。直接找了个由头退朝,再把所有相关人等留下细说。
这不,无关人等刚散,他就老眼热切看着好孙女儿:“好孩子,你给咱们爷几个细说说。几百年后,农人真不用交苛捐杂税,甚至还有补贴?”
呃。
没有说这个事儿不好的意思,但……
他要是记得没错,那里十几亿,十几亿的人口啊!
光是减免的钱粮就是天文数字,以及,没有赋税,这个国家要如何稳定安全地运行呢?
康熙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值当深究,需要细学。
然而小公主管杀不管埋啊!
当然她也埋不了。
毕竟她一个小文科生,甚至还未真正走入社会呢,对相关政策也是一知半解。
最多能把知道那点儿说出来,让该头疼的人头疼去。
但康熙是真上了心。
当然,这也不是他有多爱民如子。
他只是琢磨着,如果底层百姓都不再为温饱发愁了,谁还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啊?
外敌打没,內忧除尽。
说不定他们大清就能打破那个什么封建王朝周期率,突破三百年、五百年、八百年,问鼎历朝之最,甚至屹立不倒呢?
小公主眨眼,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她是绝不相信有什么封建王朝能屹立不倒的,但皇玛法有心提高底层百姓待遇是好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