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我们当然可怕(求月票!) (第1/2页)
凯里.欧文走上场,这意味着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会更上一层楼。
但圣安东尼奥马刺还是坚决执行了他们的策略,用更严密的收缩来对付林奇。
暂停回来后,马刺队通过行云流水的配合率先投中一记三分球,将分差缩小。
马刺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即使是轮换时间,他们的篮球运转也相当流畅。
这支球队已经将这种团队型打法刻进了DNA里。
对马刺队而言,流畅传导就和科比.布莱恩特的后仰、德里克.罗斯的变向和斯蒂芬.库里的地滑之秀一样自然。
替补后卫加里.尼尔的三分球虽提振士气,但圣安东尼奥的球迷都知道,这记进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因为尼克斯肯定会以更猛烈的火力给予还击。
今晚,马刺遭遇了本赛季唯一一支进攻效率足以与他们分庭抗礼的劲旅
是否能有效降低尼克斯队的进攻效率才是一切的关键。
尼克斯队进攻,林奇继续在三分线外持球突破。
格雷格.波波维奇看着眼前这个20号,只觉得不可思议。
通常来说,类似的锋线球员难以给马刺制造如此大的麻烦——他们往往缺乏顶尖的控运技巧,进攻发起只能大量依赖低位,但在低位接球本身就成为一大难题,进而限制了攻筐产量。
林奇解决了这个难题,随着控球水平愈发炉火纯青,杰拉德.华莱士对林奇的突破束手无策。
当林奇又一次用迅猛的变向过掉杰拉德.华莱士后,马刺队防守开始收缩。
林奇高高跃起,吸引杰拉德.华莱士和马努.吉诺比利上前干扰。
与此同时,加里.尼尔机敏轮转,快速扑向距离林奇最近、传球路径最理想的雷.阿伦,试图截断这条最可能出现的传球路线。
林奇还是在空中传球了,加里.尼尔已经张开手掌准备将球直接截断。
可他低估了林奇的视野和经验。
林奇预判了他的预判,没有把球给到雷.阿伦,而是把球传向了最终被放掉的凯里.欧文!
这是一个远距离转移球,但林奇传得非常快,也足够精准。
凯里.欧文拿到篮球后快速出手,没有再给马刺队轮转补位的机会。
三分球穿网而过,尼克斯的进攻浪潮,继续猛烈冲击着圣安东尼奥人誓死保卫联盟第一的堤坝。
凯里.欧文开心的指了指林奇,他简直太享受刚刚那次进攻了。
看见加里.尼尔提前朝雷.阿伦轮转而去时,凯里.欧文都还在想林奇能不能看见自己。
他刚有这个念头,篮球就朝他快速飞来。
在篮球场上,这种脑子产生共鸣的默契妙不可言。
噩梦组合第一次连线就让马刺队备受打击,格雷格.波波维奇骂骂咧咧的坐回替补席,相当无奈。
他也发现了,噩梦组合拥有成为一个顶级双人组的基础条件。
杰里.韦斯特和威尔特.张伯伦、魔术师和天勾、MJ和斯科特.皮蓬、科比和鲨鱼,以及现在的林奇和凯里.欧文,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组合内至少有一个备受广大女性喜爱的禁欲使者。
威尔特.张伯伦为了晚年能够禁欲,年轻时疯狂的干,希望自己能够对这类事情脱敏。
魔术师为了禁欲不惜染病,是个硬人。
林奇虽然有众多模特女友,但一直没有结婚,这怎么又不算禁欲呢?他对每个女孩子的次数都很克制。
反观AC.格林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假正经,结果结婚第一晚五个小时弄了八回,一点也不懂得节制。
这些禁欲使者无疑是历史级组合的基石,林奇和凯里.欧文的组合完全满足这个基础条件。
接下来的比赛,林奇和凯里.欧文频频上演连线。
但尼克斯的进攻绝不仅仅只局限在这两个人身上,林奇的助攻范围涵盖全队。
他能在低位背转身突破的同时,一个隐秘击地把球给到底角的雷.阿伦命中三分。
他能在禁区的夹击中为德安德烈.乔丹送出空接。
他能在空中变上为传助攻德玛尔.德罗赞中投出手。
马刺的防守策略和林奇坚决的突破分球,简直让林奇在今晚化身为魔术师约翰逊。
于是,两队都在今晚打出了极具观赏性的团队进攻。
但尼克斯的观赏性和马刺队打出的观赏性截然不同。
马刺队的比赛好看,更多在于全队之间的精妙配合。
几乎每一次进攻,球都要在五个人手上都过一遍。参与进攻的每一个马刺球员,都是进攻灵魂。
尼克斯的观赏性则更多来自于林奇个人,他靠着极致的袭框威胁吸引夹击,然后再精妙分球,他个人就是尼克斯队在进攻端的灵魂。
个人与团队的极致表演,让比赛时间在一阵阵的呼声中快速流逝。
当第二节打完,林奇半场拿下16分8次助攻帮助尼克斯带着9分优势进入球员通道时,马文.阿尔伯特直言:
“林奇统治了这里!”
是的,林奇统治了这场比赛。
他用极致的个人威胁,带动了全队的进攻效率。
尼克斯整支团队的进攻运转能力其实并不如马刺,但超级巨星的意义就在于,靠个人来弥补团队的差距。
如果一个超级巨猩反而要靠团队来衬托他的强大,那他肯定不是真正的超级巨猩,比如勒布朗.詹姆斯,
的好兄弟,在另一条时间线中只有在宇宙勇获得过成功的凯文.杜兰特。
中场休息时,格雷格.波波维奇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遏制林奇。
林奇冷静得可怕,从来不会上头,该传的时候一定会传。
下半场,他真的很想让斯蒂芬.杰克逊直接锁死林奇——字面意思的锁死,用双腿和双手把他锁死在地板上!
当然,这注定只能是幻想,马刺队必须在下半场保持住进攻效率才能继续与尼克斯抗衡。
下半场比赛打得依然焦灼,尼克斯一直保持领先,但进攻同样不俗的马刺从始至终都把分差控制在个位数。
尼克斯一直没有胜券在握,马刺从未让比赛失去悬念。
绚烂的进攻大战让比赛收视率激增。
按照以往惯例,联盟头名的争夺应该是血肉模糊的战争,充斥着对抗、失误、罚球和打铁——2007年马刺和尼克斯在总决赛中的缠斗正是如此。
但今晚,同样的两支球队,打出来的比赛足以让每一个球迷获得酣畅淋漓的观赛体验。
第四节最后四分钟,当托尼.帕克用标志性的转身后上篮拿下今晚的第18分时,马刺队将分差又迫近到了6分。
ATT中心沸腾的欢呼尽数献给法国跑车,他们依然相信球队能够完成翻盘。
马刺队现场解说比尔.兰德抱着同样的观点:
“马刺队又一次缩小了比分,尼克斯还是没能拉开!
纽约尼克斯没有在这里轻松获胜,马刺队是来战斗的,不是等他们征服的!
看看尼克斯队球员们的表情,看看他们的疲惫。
联盟第一绝不会轻易妥协!
是的,林奇今晚的表现不可思议。
但正如比分与比赛场面所清晰昭示——双方实力并无档次的鸿沟,最后谁都有赢的机会。
噩梦终会远去!”
可接下来几个回合,比赛节奏突然变换。
双方流畅了一整晚的进攻戛然而止。
双方都在关键时刻进一步提升了防守强度,比赛打到这个地步,所有人都不会进行体能管理,而是要在最后时刻燃烧所有能量。
于是,角色球员的空位跳投纷纷砸筐而出。传递路线上开始显现仓促与慌乱,失误悄然浮现。
焦灼的两分钟过去了,记分牌仿佛凝固——双方只各取2分!
迈克.马龙敏锐的暂停了比赛,他知道,终结比赛的窗口已然开启!
篮球是团队运动。
但篮球也是超级巨星主宰的舞台。
对于这支缺乏绝对进攻重心的球队而言,当战术执行遇阻,或是空位机会亦无法化作得分时,他们在焦灼的关键时刻往往缺少一位一锤定音的人物。
你总得有一个人能在这种时刻站出来稳定军心。
剃姆.邓肯虽然本赛季状态有所复苏,可依然已经不是那个可以在关键时刻杀死比赛的低位神器。
马努.吉诺比利神鬼莫测,没人知道他关键时刻会杀死比赛中的哪一方。
正值巅峰的托尼.帕克是目前马刺队唯一有能力在关键时刻接管比赛的人,可他和真正的超级巨星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迈克.马龙最后的策略很简单。
他要林奇停止传球,恢复中距离单挑。
在比赛的大多数时间里,林奇中距离单挑的效率都不可能比马刺队整体进攻的效率更高。
可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段,林奇简单粗暴的中距离单挑肯定比马刺的效率更高。
“所有人都拉开空间。
林奇,重新拿起神的武器。
我们去抢走联盟第一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