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蜃楼禁术、酆都迎客 (第2/2页)
等到黄泉宗送出邀请函时,却发现蜃楼派连信都送不进去了。
这消息传回黄泉宗时,云麓仙宗的白云飞舟已经停在酆都城外。
这巨大的法宝正如其名,像是一团巨大的白云,飞行之时速度快捷绝伦,但因为是白云造型出行之时就不会吓着那些凡俗的生灵。
飞舟之上,余慎行凭栏而立,身后是数位同行的云麓仙宗弟子,都是通玄境的修为,也都是通玄榜单上有名的人物。
叶辰挑战蜃楼派的事情闹得太大,这魔头盯上通玄榜单上的修士已经是人尽皆知。能修仙的没几个是傻子,所以听闻陈业邀请,这些师兄弟便毫不犹豫跟着余慎行上了飞舟。
远远看到那酆都城时,众人都好奇地在船舷上眺望。
传闻这座城市鬼比人多,全靠香火愿力来维持,他们可不曾见过这样特别的门派,当看到秩序井然的巨城,众人眼中皆是难以掩饰的震撼与好奇。
酆都城的巍峨不比世上任何宗门差,整个北疆的香火愿力汇聚于此,远远看着就能令人感到磅礴的威势,仿佛是神灵所居之地,即使未曾见到神灵真容,也让人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余慎行更是激动,他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这座酆都城了,或许等他回到云麓仙宗,就能说服师门长辈接受黄泉宗的道途。
当城门缓缓开启,余慎行连忙带着师兄弟走下飞舟,却发现前来迎接众人的却并非是陈业。
而是一位身着玄黑道袍、气质沉稳的青年修士,正是陈业的大弟子方浩。
“云麓仙宗诸位道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方浩上前一步,对着余慎行等人拱手行了一礼。
上次在云麓仙宗见面时,方浩还有些放不开,毕竟他与焚香门那些渊源实在是惹人闲话。但今日再见,方浩却像是放下了旧日一切,真正成为了黄泉宗的二代弟子首席。
余慎行只能感慨陈业有识人之明又有用人的本事,收人容易,收心却难,能让方浩彻底变成黄泉宗的人可不是简单的事。
一阵寒暄过后,余慎行好奇问道:“不知道陈宗主何在?”
按照两人的关系,陈业应该会亲自来迎接才对。
方浩连忙解释道:“家师有要事在身,此刻已不在宗内,特命弟子在此恭候,代为接待,还望诸位道友海涵。”
陈业,不在?!
此言一出,不光是余慎行,他身后的云麓仙宗弟子们,脸上都露出了一丝错愕。
他不是大会的发起者吗?怎么各路英豪还没到齐,他这个主人家自己反倒先跑了?
余慎行眉头微皱,但很快便舒展开来。他深知陈业的为人,绝非那种无故失礼之人。他既然离开,必然是有比坐镇宗门更加十万火急的事情。
“方浩道友客气了。”余慎行还了一礼,温声问道,“不知陈宗主在忙什么大事?”
方浩知道余慎行与陈业交情极好,便压低了声音,神情凝重地说道:“就在数日之前,清河剑派的玉玑道长亲至。师父与玉玑道长商议要事,然后便离开了酆都城。不过师父嘱咐过,少则三日长则十日便会回来,不会误了与诸位约定的日子。”
余慎行顿时脸色一变,竟然还与那位神秘的清河剑派掌门有关,那看来确实是极其重要。
给余慎行解释完,方浩又对众人说:“云麓仙宗诸位请在酆都城暂住数日,我黄泉宗一定好好招待诸位。”
说罢,他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余慎行点了点头,带领着一众师兄弟走入这酆都城之中。
当他真正走在城中的大街上时,一股与他想象中截然不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明明是人鬼共居之城,但酆都城内却没有丝毫的阴森与肃杀,反而是热闹非凡。
宽阔的街道上,路人摩肩接踵。身材高大裹着兽皮的北疆牧民与穿着丝绸手持折扇的中原人混杂一处,时而讨价还价,时而争个面红耳赤。空气中,各种市井气息混杂,人间烟火气比那些繁华大城还要充足。
从城门到黄泉道宫,这一路上见不到半个阴兵,所谓酆都城随便走两步都能撞到鬼的传闻看来是以讹传讹了。
直到快要抵达黄泉道宫时,余慎行才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阴气,自一处隐秘的高台传来。那高台被阵法与林木遮掩了大半,看不真切,只能感应到其中有阴气外溢,想来必是有鬼物盘踞。
余慎行不禁好奇地问:“方浩道友,那处高台,是何所在?”
方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解释道:“那是‘望乡台’,是阴司之魂与凡间亲人相见之地。酆都城虽人鬼共居,但阴气终究对活人有害,故而城中立有规矩,不许阴魂私自与凡人接触。唯有通过这望乡台,方能与亲朋故旧,再说上几句话。”
“望乡台……”
余慎行喃喃地重复着这三个字,只觉得胸口发闷。
若是在云麓仙宗也有这么一座望乡台,是否就能在上面,再见林师妹一面?
余慎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正道修士也能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贤弟啊,你还是快些回来,真想直接将酆都城搬到云麓仙宗的云中城里去啊。
此时此刻,被余慎行心心念念的陈业却已身在中原腹地。
一座荒废已久的凉亭内,两道身影,正围着一方案几相对而坐。
案几上温着一壶清茶,两只素雅的白瓷杯中,茶气袅袅,氤氲了这萧瑟的秋意。坐在陈业对面的并非玉玑道长,而是一位身着鹅黄长衫的清丽女子。
正是许久不见的苏纯一。
她刚刚结束了闭关,便被玉玑道长派来,陈业见到她时惊喜得不能自已,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苏纯一朱唇轻启,对陈业说:“……情况便是如此。掌门会在皇都现身,吸引魔门大部分的注意。我与先生便从这云州首府着手,暗中调查。”
陈业安静地听着,目光却有些游离,大半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苏纯一的身上。许久不见,他感觉苏纯一清减了些,但那双眼眸却依旧如初见时那般清澈,不染尘埃。也不知道她剑术是否有所突破,闭关修行的日子是不是太过清苦。
这一想起来,陈业的心思就不知道飞哪去了。
直到苏纯一察觉到他的失神,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轻声提醒道:“先生若是心不在焉,那我们便明日再议?”
陈业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其实,玉玑道长早已将计划与我说过。清河剑派此番竟派出了数位化神境弟子分头调查,足见事关重大,我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接着,陈业话锋一转,略带担忧问道:“只是,清河剑派这般分兵数路,难道不怕中了魔门埋伏被各个击破么?”
此行,清河剑派精英尽出。盛怀安、王逸晨等陈业见过的剑仙都已抵达中原,只是此地太过广阔,才不得不分开行事。
临行前,陈业给他们每人送去了一杆特制的万魂幡,其中藏有一支精锐阴兵,对敌时未必能派上用场,但若是能生擒那些魔头,便能以地狱酷刑拷问出情报。
但玉玑道长能发现魔门踪迹,魔门自然也能察觉到正道的行动,万一提前设伏便会有危险。
苏纯一却似乎并不担心,她平静地说道:“先生无须担心。清河剑派弟子稀少,我等早已习惯了独行。只有我历练尚浅,才需劳烦先生亲自指点。”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只要放出传信飞剑,掌门便会立刻破空而来,足以保证及时支援。”
陈业好想说一句:“万一连放飞剑的机会都没有呢?”
只是,这话到了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
这话对别人说可以,但这可是清河剑派。
就连飞廉尊主的言出法随都封不住盛怀安的剑,这世上,恐怕没人能让化神境的清河剑仙连放出传信飞剑都放不出来。
“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陈业看着苏纯一,笑问道:“那苏姑娘,你准备先去何处调查?”
苏纯一如往常般说道:“我听先生的。”
陈业闻言,顿时笑得更加灿烂,对苏纯一说:“魔门秘法,多半需要炼化凡人,手段残忍。若要调查他们的行踪,自然是要从人烟稠密,却又鱼龙混杂之地入手。”
陈业顿了顿,建议道:“我听闻这云州有十大美景,乃是最热闹繁华的所在。不如我们便结伴同游……哦不,是结伴同行,去好好调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