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和学长梅术卫的一番话 (第2/2页)
“因为你是咱们静海市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市上领导把你塑成青年楷模,你的工作市上理所应当要支持。”
“还有就是张市长大力支持。你也知道,张市长是个很有想法很有闯劲的领导,对于各领域改革性探索都很感兴趣,他极力支持。胡市长呢,是你们南新出来的,和你也比较熟,所以也支持你的做法。”
“咱们是校友,我也支持你的做法,最后这件事最终还是通过,但并不意味着就会一帆风顺,毕竟反对的人说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忽视。”
听了梅术卫这番话,方青叶点点头。
“所以,学弟,你这件事要作成,我给你提两点意见供你参考。”梅术卫说道。
“请讲。”
“第一,试点方案不能追求过于完美,我觉得只要能顺利铺开,并且将来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那就是成功!”
“第二,你们要改变策略,不要和人社部门过于纠缠某些技术上问题,那样谈上一年半载都不会有结果。而是主动向上汇报。国内的事,从下往上做工作有时候难,但从上往下推进有时候反倒容易,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明白,谢谢学哥,姜果然是老的辣啊。”方青叶感叹道。说着又端起茶杯:“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两人碰了下茶杯,梅术卫轻轻喝了口,又说道:“学弟,我以前和你打交道,觉得你是个非常精明个人,考虑事情也非常现实,像开发南新湖,收购重组静海银行等,但我今天才发现你是个理想主义者。”
“哦?”
“像你搞的这个试点,如果站在一个纯粹商人角度看,增加了企业支出成本,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于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并没有强制规定,你看快递行业企业有人做吗?网约车的滴滴做了吗,都没有,可你的饿了么偏偏要出来做。”
“现在是没有一家企业做,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迟早要解决.总要有人出来做吧。”方青叶笑道。
“所以我说你是个理想主义者。”梅术卫感慨道:
“这个世界从不缺聪明人——精于计算、权衡利弊的人从来都不少。他们能准确说出风险的重量、回报的概率,能用数据证明理想的虚妄,用经验指出道路的坎坷。但这个世界真正稀缺的,永远是那些闭上眼计算得失后,依然睁着眼选择“值得”的人。”
“佩服你。”梅术卫举起茶杯。
两人又碰了一下,方青叶才说道:“学哥,你别夸我,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呢。”
“会的,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茶喝到八点多,两人分开,方青叶坐车连夜赶回南新。
他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而是等待邓叶他们的报告,第二天中午方青叶接到邓叶从申城发来的一份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段时间他们谈判的详细内容。
方青叶仔细看着,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