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远见 (第1/2页)
走进办公室,里面坐着的那位,正是刚刚从车上下来的中年人。
“汪局长,您好,我是……”
“李天明,大名鼎鼎啊!”
李天明还没自报家门,汪局长便已经叫出了他的身份。
“请坐吧!”
事实上,李天明第一天来的时候,汪局长就已经知道了。
并且,还知道李天明此行的目的。
最近海尔电冰箱的名头可不小。
之所以躲着不见,也正是因为这个。
石市最近也在计划着他们的电冰箱项目,各地都在忙着发展经济,甭管有没有这两把刷子,先干起来再说。
为此,还从京城雪花电冰箱厂,请来了一位刚退休的总工。
只是,目前还在设计阶段,这个时候,要是让海城的海尔电冰箱进入石市,这个项目还怎么进行?
他已经了解过,海尔电冰箱在海城不到一个月就卖出去了3000多台。
并且……
《海尔兄弟》现如今还在石市电视台播着呢。
汪局长不懂宣传什么的,但他也能感觉得到,这一手的厉害之处。
本来今天也不想见的,可刚刚他下车都被人家看见了,而且,海城的卢源和周振国昨天都给他打了电话,继续躲着不见,彼此的面子上不好看。
“天明同志,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既然躲不掉,汪局长便装起了糊涂。
“汪局长,我们来是为了电冰箱的事。”
李天明也不绕圈子,直接表明了来意。
“电冰箱……”
汪局长摆弄着手上的钢笔,沉默了半晌。
“我也听说了,海尔电冰箱,名气很大嘛,还有那个《海尔兄弟》,我家的小孙子很爱看,就是一个礼拜才播一集太少了。”
呃?
不往正事上说,这是要打太极?
“汪局长,海尔电冰箱……”
“不急,不急,正好我有几个问题,想要向你请教一下。”
这是连话都不让说了。
“不敢当,汪局长请说。”
“海城的电冰箱厂,引进的是德国的技术,咱们国内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真的和国外差距那么大吗?”
什么意思?
李天明斟酌着回答道:“咱们的起步晚,在电冰箱技术领域,确实和国外存在着代差。”
代差?
汪局长大概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国内生产的电冰箱,在质量和性能上都比不过国外的产品?”
“可以这么说。”
“你们的海尔电冰箱呢?采用了德国的技术以后,是不是也和国内的,比如京城的雪花电冰箱,在技术上有很大的领先?”
“是的!”
这一点,李天明倒是很自信,目前国内的电冰箱厂主要就是那么几家。
其中,京城的雪花电冰箱算是最有实力的,最辉煌的时候,占据了国内电冰箱市场的四成份额。
但优势也就这么几年了,上一世,随着万宝、容声的相继崛起,雪花的市场份额被大幅度的挤压。
等到海尔电冰箱出现以后,雪花也就成了昨日黄花。
“照你这么说,我们国产的电冰箱,岂不是完全没有竞争力?”
显然,这位汪局长也不是个完全没有见识的。
懂得市场竞争力,在目前的领导干部中,绝对算得上个明白人。
“也不能这么说,国外的电冰箱虽然在技术上领先,但国产电冰箱在价格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那要是像你们这样,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的本土企业呢?”
一句话直接切中要害。
海尔电冰箱拥有着德国利勃海尔的技术优势,同时作为本土企业,在价格上同样拥有着优势。
一旦在全国市场铺开,其他电冰箱企业,哪里还有活路。
上一世,青岛海尔是怎么在短时间崛起,取代了雪花等老品牌,成为电冰箱市场上的龙头老大的。
靠的就是技术和价格的双重优势。
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甭管是汪局长,还是其他地区的领导,哪能让海尔电冰箱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