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327章 曼谷奇迹(第一更,求订阅)

第2327章 曼谷奇迹(第一更,求订阅)

第2327章 曼谷奇迹(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

“曼谷奇迹”。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这个词汇时常出现各国新闻之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暹罗的经济从农业为主一下子迅猛地向工业化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五年之中,伴随着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关注这里的并不仅仅只有经济学家,当然还有各国的官员,毕竟,面对成功案例,人们总会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毕竟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寻求着强国富民的办法。但也就是这么一个最不起眼的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这自然而然的会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里就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非常好奇的问题,自然也会引起全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
  
  在汽车离开曼谷车队时候,车里的人们大都用异样的神情看着道路两边的街景——虽然是熟悉的水稻田,但是路边的村落却是现代的,大都是砖瓦结构的两层小楼,有一些院门前甚至还停着小汽车。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不一样。
  
  “二十年前,这里只出口大米!”
  
  坐在副驾驶席上宋文乐,扭头向后排的领导介绍道:
  
  “暹罗原本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其经济基础还是农业以及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少量轻工业。在国王复辟之前,虽然有一些苏联援助的工厂,但也是不值一提的。”
  
  “这个我是知道的。”
  
  领导在那里说道:
  
  “在复辟前,我曾经随老领导到这里访问过,那时候,他们也就是农业条件好一点,工业什么,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看的。”
  
  对于暹罗,他们并不陌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熟悉的,但是现在看起来,却又是极其陌生的。
  
  这种陌生体现在他们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陌生的,因为,这和他们想象的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都是农民的房子?”
  
  领导手指着路边的房子问道:
  
  “我记得过去,他们住的都是竹楼,木楼,他们也就是刚刚吃饱饭而已。”
  
  “领导,那是二十年前,现在这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房子,过去的二十多年,暹罗的经济发展很快,所以,才被人称为“曼谷奇迹”和“汉江奇迹”一样,被视为后发国家发展的样版。”
  
  宋文乐接着介绍道:
  
  “虽然现在才12月份,但是根据各方面的测算,今年暹罗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突破1500亿美元,虽然其中有币值上升的因素影响,但是,无论怎么说,他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超过了西班牙,位居世界第十。”
  
  “世界第十啊!”
  
  领导旁边的秘书在诧异之余,接着问道:
  
  “这个国民生产总值是什么?”
  
  显然对于这个名词它是有些陌生的,确实陌生。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他们只会统计今年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诸如此类的工业指数。
  
  至于什么GDP之类的,反而从来没有统计过。因为在他们的经济理论之中,并没有这种概念。
  
  也正因如此,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才会表现的有些好奇。
  
  宋文乐连忙又解释了一下这个名词,听了他的解释,领导则直接且简单的说道:
  
  “也就是经济实力了,世界第十……也就是说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他们能够排到第10位。确实不简单啊!
  
  嗯,那个小宋啊。要是按照西方国家的这个算法的话,那么我们排到多少位呀?”
  
  “这……”
  
  领导的问题让宋文乐一愣,说道:
  
  “这个是西方国家的计算方式,苏联和东欧国家都不用的,我们也不用的,计算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去比较的。他们走他们的路。人走我们的路,路不一样,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嗯,你说的没错。”
  
  领导点了点头,又问道:
  
  “不过,我更对他们的发展感兴趣,可以介绍一下吗?”
  
  因为常驻曼谷的关系,宋文乐对这里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了解的,他介绍道:
  
  “暹罗的经济发展其实并不复杂,它和其它的自由贸易区成员一样,都是受SEA产业规划政策的影响,甚至最初的产业规划,都是由SEA通商产业部制定的,并且接受其产业转移,通过承接SEA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
  
  “……但即便是承接产业转移,首先也需要国家有最起码的基础设施:国家要有公路和铁路,有海运航线,有电线和全面的邮政,最重要的是——得有较高比例的对工业化有所了解的高素质公民。
  
  这一切,当时暹罗都很缺乏。所以就必须先补这一课。因此,在最初的十年里,他们的主要就是这些事情。修公路,修电线杆,建设发电厂等最基础的基础设施,还有公民的扫盲。这点的工作成效显著:在王国复辟时,暹罗人的识字率是12%,十年后,就上升到61%。”
  
  这些数字听起来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什么?
  
  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10年如一日的努力,那个时候他们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就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读上书识的字。
  
  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们才能够明白。
  
  接着宋文乐就指着路边的招牌,说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暹罗的语言文字开始国语化,大量的暹罗本地人受各种原因影响,纷纷改姓。”
  
  看着路边那些招牌上方块字,车上的人无不是一阵沉默,车里有几个人想要说什么的时候,但是张张嘴却没有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