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6章 世界科学中心(第二更,求订阅) (第2/2页)
“可不是嘛,整整30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在这样的感慨之中,久别重逢的两个人就在那里聊了起来,他们聊着当年的年少轻狂,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聊着彼此的家庭,甚至还聊起了他们年轻时所喜欢的那些女生,在这样的聊天之中,他们变得越发的熟络起来。
或许是因为如此,梁国铭看着面前早就成为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专家的老同学说道。
“现在国内已经开放了探亲旅游,每天都有很多人回去探亲,怎么样?有没有考虑过回去看看?”
面对老同学的话语,吕志豪先是微微一愣,然后说道:
“嗯,我应该会在明年回家探亲,毕竟,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父母和兄弟姐妹了。真的挺想念他们的,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了联系,但是,那只是写信而已。”
吕志豪说的是心里话,谁没有爹娘?谁又没有兄弟姐妹,这么多年,他日里夜里都能梦着他们。
“不过现在旅行社那边人太多,机票也难定,所以……”
不等他说完,梁国铭便说道:
“这件事好办,像你这样国际知名专家,待遇自然和普通人不同,这样,我帮你联系一下有关方面,他们肯定会特事特办的,就像当年杨先生他们回国访问一样,各个部门是全力配合,就连领导也是百忙之中抽空接待的。”
老同学的话让吕志豪在一阵心动的同时,眉头却皱成了一团儿。虽然很渴望回家探亲,但是,面对这样邀请,他却摇了摇头,说道:
“老同学,我回去只是为了看望父母,是个人的探亲。”
在提到探亲的时候特意加重了一下语气,似乎是在强调着他的本意,不希望对方误解自己的意思。
然后,他看着老同学说道。
“不过也就是探亲。是不敢劳烦官方的接待,”
老同学的拒绝,让梁国铭有些诧异,他说道:
“老同学,像你这样的知名专家,接待你,是应该的,国家欢迎你回国访问,家里的乡亲也一直惦记着你,想着你,也在等着你。”
他的语气是诚恳的,用了掂记、想、等来形容人们的心情,这种拳拳之心也是由衷的。
随后,梁国铭又介绍起了这几年的国内的变化,从经济上开始,从各个方面进行着介绍,总之就是告诉对方,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
“……你看,现在就连探亲都开放了,国内现在大不一样啊!”
对于此,吕志豪自然是点头表示赞同,但是他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在思索了一会,说道:
“对了,老同学,你听说过李良玉吗?”
梁国铭下意识的反问道:
“李良玉?是我们的校友吗?”
摇了摇头,吕志豪说道:
“不是,他是曼谷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几年前,他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当他的这一发现公布后,学术界认为,这是值得一个诺贝尔奖的发现。”
话音稍微顿,看着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老同学,他继续说道:
“就在半个月以前,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公布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名单——李良玉是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梁国铭愕然的睁大眼睛,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他说道:
“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年的?他,他是我们的校友吗?”
回答是否认的,吕志豪摇头说道:
“他是云省大学数学系的,不过却没毕业……”
手指在杯沿轻轻摩挲着,然后吕志豪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梁国铭则惊叹道:
“哎呀,真的很了不起啊,居然又有了一个唐人获得诺贝尔奖奖……”
他的话音刚落,吕志豪则摇头说道:
“不是又有一个,而是第十三个,在过去三十年里,有十三个唐人获得诺贝尔奖奖,其中十二个是SEA人,他是大马国籍,在暹罗任教职,还有至少七位科学家的研究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十几年内获得诺贝尔奖。”
“什么,你们获得了那么多诺贝尔奖?”
“十七个,还有四位是欧裔……”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吕志豪继续说道,
“当年阁下曾表示,希望SEA科学界在未来五十年中获得三十个诺贝尔奖,嗯,现在时间尚未过半,但是我们已经获得了十七个诺贝尔奖,物理学、化学、医学,各个领域皆有突破……”
这是炫耀吗?
不,只是摆出事实而已,事实就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里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界科学中心,每天都有新的科学突破。
虽然在这个时代的美国才是世界上真正的世界科学中心,但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现在sEA正在引领着世界科学的发展。
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同样也在表明这一点,这个数字是在不断增加的,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式。
在学术界甚至有一个声音认为,最多10年后,sEA每年都有可能获得一个诺贝尔奖。
因为,有些学术上的发现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才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比如集成电路,比如光纤。
随后,吕志豪看着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的老同学,说道:
“嗯……阁下……”
看着惊愕的说不出话来的老同学,吕志豪加重语气说道:
“阁下本人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为其发明晶体管,他还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