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选择 (第1/2页)
“师兄,你说这个是不是有点像那个”
“像什么?”
商洛眨了眨眼睛:“就是像那个那个啊.”
“哪个啊?”朱先烯还是没明白。
商洛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毕竟他们几个之间不能随便说的,就只有一个人。
文阁老倒是明白了,他不好直接说,便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口吟唱:
“忽听万岁宣一声,在午门来了我保国臣。那一日打从那大街行,偶遇着小小顽童放悲声。我问那顽童啼哭为何故,他言说严嵩老贼杀他的举家一满门”
“啊!”朱先烯这才明白,“你说我们像是在写青词是吧,上头的意思——抱歉抱歉,我一时不会往那方面想。不过你说的情况,是有道理的。不过,这可比青词有用多了,毕竟青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的。”
文阁老当即便是一愣。他看了一眼四周,发现没有什么动静,这才松了口气——虽然大家都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但这碰到这种事还是不说比较好。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他一件事。
“我估摸着,我好像是猜到萨天师要让我们应对什么问题了。”
“哦?”商洛和朱先烯都问道,“是什么?”
“是变化,是代际之间的区别。这也是这个电影的本意吧,要在两个版本的王灵官之间搭建桥梁——这个你们两位应该也能猜到。但我猜的是,具体是哪方面的变化。我猜,是焦虑。”
“焦虑?为什么?”朱先烯问,“我不是仁学出身的,不太懂这个。社会工程学对这个有解释吗?”
“是有的,比如那本非常有名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你们都看过吧?”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
“这个是非常有名的人类学著作,天子陛下没学过倒是不打紧,术业有专攻。商洛啊,这个是在我给你列的书单里面的啊,你没看?”
“啊这.我还没看到那里。”
“那我简单说说了。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太平洋上有个小岛叫萨摩亚岛,岛上的居民生活十分淳朴,但和其他南岛人一样拥有相当完善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岛上的进行以农耕和养殖为主的生活,生活资源十分充裕。那本书着重关注的,是萨摩亚人的婚恋和成长——本书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压力往往并不来自于物资的匮乏,而是来自于选择。”
萨摩亚人的社会结构相当严密。从十五岁开始,男孩和女孩都会加入社团。男子组成的社团名叫奥玛珈,女子社团则是奥拉鲁玛。所有社会职能通过社团来进行,任何没有家庭生活的人都需要加入社团来履行社会义务——主要是生产、仪式、训练、教学,还有外交工作等等。
但是和严密的社会结构相比,萨摩亚人的婚姻非常开放。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婚姻开放的意思是至少有个婚姻,而不是没有婚姻制度。萨摩亚人有婚姻关系,但男女双方比起对方都更愿意融入自己的社团。婚姻的开放集中体现在孩子的养育上。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不明白,举个例子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