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和英资的较量 (第2/2页)
陈光良转过身,拿起资料翻了两页,嘴角扬起一抹深意:“霍生,你放心,关于领事馆的态度,我已经提前沟通过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霍英栋,“这是美国领事馆昨天晚上给我的回复,明确表示‘若星光行由长实收购,你将不再列入限制名单’——我和美国的关系,还算很不错!”
不仅仅是环球航运在美国运输的贡献,更有陈光良多年来的美国政坛经营。当然,美国人最近在打仗,对香港也是颇为依赖,那自然也绕不开陈氏家族。
霍英栋接过文件,看到上面的官方印章,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接着,陈光良目光落在地图上的置地物业,语气带着坚定:“其实,我决定接盘星光行,还有一个原因——怡和在香港地产界垄断太久了,中环、尖沙咀的核心地段几乎被他们包揽,这次正好借星光行,敲一敲他们的傲气。”
霍英栋恍然大悟,原来陈光良的布局远不止“救星光行”那么简单,而是借着这场收购,正式向英资地产巨头宣战。
“那收购价格……”他试探着问。
“4300万港元,全款支付。”陈光良语气笃定,“其中1000万用于偿还汇丰银行的贷款,剩下的3300万按股东持股比例分配——你能拿到825万,比置地的报价多了近300万,其他股东也能有不错的收益。关键我们是现金!”
这个价格远超霍英栋的预期,他激动地握住陈光良的手:“陈生,多谢!”
“都是华人,互相扶持是应该的。”陈光良笑着摇头,“不过,我们要尽快签约,避免夜长梦多——置地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他的势力,英国人只有拉拢的份,不可能为了这事和他撕破脸。
反倒是三个股东,才是不定因素。
“没问题”
约翰凯瑟克坐在主位,脸色铁青地将星光行的收购公告摔在桌上。
纸张划过红木桌面,发出刺耳的声响,会议室里的高管们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长实以4300万港元收购星光行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英资圈炸开了锅。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陈光良敢接盘?为什么美国领事馆会同意?”约翰凯瑟克的声音带着怒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花了那么多心思,联合英美施压,就是为了以低价拿下星光行,现在倒好,让长实捡了个便宜!”
威廉佩利站出来,语气带着不甘:“凯瑟克大班,我们之前的计划没问题,只是没想到陈光良的能量这么大——他不仅搞定了美国领事馆,还能拿出4300万全款,显然是早有准备。不过,我们还有机会反击。”
他凑近约翰凯瑟克,压低声音:“香港电话公司我们持股10%,是名义上的大股东。之前我们能用‘断电话’逼退租客,现在照样可以——只要放出消息,说租星光行的商户‘可能无法安装电话’,就算长实收购了大楼,也没人敢租,到时候他们只能看着星光行空置,损失惨重。”
约翰凯瑟克皱起眉头,手指敲击桌面:“可陈光良是英国册封的爵士,这次又帮港府稳定了社会舆论,港府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他总归是华人,和我们不是一条心。”威廉佩利语气坚定,“我们先吓吓他,要是长实服软,说不定能让他们把星光行低价转给我们;就算不成,也能给其他华人企业一个警告——别想着和英资抢地盘。”
约翰凯瑟克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你去安排,注意分寸,别闹太大。”
“听说了吗?租星光行要断电话!”
“又是置地搞的鬼吧?之前霍生就是被他们逼得没办法才卖楼的!”
清晨的香港街头,小贩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香港电话公司“可能不向星光行商户提供服务”的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大街小巷。
尖沙咀的商户们看着星光行崭新的“长实集团”招牌,既心动又犹豫——谁都想租下这处黄金地段,可没电话,生意根本没法做。
长实集团总部里,陆孝清拿着报纸匆匆走进办公室:“董事长,谣言已经传开了,有几家原本有意向的商户,已经打电话来说要再等等。置地这招,真是阴损!”
陈光良却显得格外平静,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东方日报》的电话:“有个消息帮我散出去——长实正在考虑收购香港电话公司,毕竟,一家垄断企业用‘断服务’的方式打压竞争对手,实在不符合香港的商业规则。”
挂断电话,他对陆孝清说道:“置地以为靠电话公司能拿捏我们,却忘了香港电话是上市公司,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收购它。而且,华人早就对英资垄断不满,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大家看看英资的真面目。”
不出陈光良所料,当天下午,《东方晚报》就刊登了“陈光良爵士考虑收购香港电话公司”的消息。
报道中提到,“香港电话公司多次利用垄断地位干预商户选择,此次针对星光行的行为,已引发华人商界不满,长实若收购成功,将推动电话服务公平化”。
消息一出,香港华人沸腾了。
商铺老板们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支持长实收购;学生们举着“打破英资垄断”的标语,在街头游行;连一些中立的英资企业,也私下表示“置地做得太过分”。
香港电话公司的总部里,高管们急得团团转。
总裁拿着股东名单,脸色发白:“长实要是真的收购,我们根本挡不住——那可是世界船王,到时候董事会就要换人了!”
置地的会议室里,约翰凯瑟克看着报纸,气得浑身发抖。威廉佩利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大班,我们没想到陈光良会来这么一手,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让电话公司发声明!”约翰凯瑟克怒吼道,“立刻澄清,说不会限制星光行的电话服务,不然,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香港电话公司的声明来得又快又急,白纸黑字写着“在港任何机构均有权申请电话服务,不存在差别对待”,却只字不提之前的谣言,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被长实的收购威胁吓退了。
当天上午,长实在星光行前举行了简单的入驻仪式。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但这次风波暴露的一些东西,却一直被市民津津乐道!
首先,当星光行的业主是长实集团时,港府开始坐壁观上,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其次,置地怕了,香港电话公司的董事局也怕了,因为陈光良真的有实力收购,届时那就是华英资本的开战。
最后,陈光良不仅能让港英官方保持中立,还能让美国领事馆支持他。
当然大家也时候明白,陈光良也不想和英资开战,收购电话公司只是被迫的反击行为;稍后,香港电话公司的股价并无波动,说明陈光良并没有去收购。
事后,长实集团并没有马上租赁星光行,而是先搁置在一旁,也是想让舆论暂时平息下。
毕竟陈光良还不想‘打草惊蛇’,他需要社会的大环境变化后,再收购英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