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外村招工 (第1/2页)
林宇和王大春刚把货车停在罐头厂门口,就看见村长罗全背着双手,精神抖擞地从村委会方向走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小宇,可算等着你回来了!”罗全快步上前,语气里满是急切。
林宇刚解开安全带下车,就被罗全拉着问:“跟你打听个事儿,昨天你给那几个村的老家伙讲八卦阵的法子,他们都能听明白不?别回头没弄明白,建出来的阵不管用,反倒怪咱青山渔村的法子不行。”
林宇忍不住呵呵一笑,拍了拍罗全的胳膊:“村长爷爷您放心,都能听明白。那八卦阵本身也没啥技术含量,就是选对位置、投放好水泥柱、铺好废旧轮胎,关键在于材料得结实,还得花不少钱,人力也得够,只要他们肯下功夫,肯定能建好。”
罗全听完,也跟着呵呵笑起来,摆了摆手:“钱和人力的事儿,那就不是咱该考虑的问题了,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咱把好法子分享出去,已经仁至义尽,他们要是连这点活儿都弄不明白,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不够。”
他顿了顿,突然挺直了腰板,脸上瞬间涨得满脸红光,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跟你说个好消息!就因为你这八卦阵的事儿,咱青山渔村最近都成了乡里的示范村了!昨天乡领导还给我打电话,说要在全乡推广咱这抵御台风的法子,让其他村都跟咱青山渔村学习!”
罗全越说越兴奋,双手比划着:“你是没听见,乡领导在电话里把咱村夸了一顿,说咱不仅自己能抵御灾害,还愿意把好法子分享给其他村,有互助精神,值得所有村学习!这可给咱青山渔村长脸了,也给我这老村长长脸了!”
林宇看着罗全激动的模样,也跟着笑起来:“这是好事啊!咱村成了示范村,以后乡里说不定还能给咱村争取点政策支持,对厂里的发展也有好处。”
“可不是嘛!”罗全点点头,眼里满是自豪,“我已经跟乡领导说好了,等过几天,他们要组织其他村的村干部来咱村参观,看看咱村的八卦阵,再跟你请教请教细节。到时候你可得好好说说,让他们都见识见识咱青山渔村的本事!”
王大春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插了句嘴:“村长,到时候俺也能跟着听听不?俺也想听听林哥再讲讲八卦阵的法子,以后要是其他村有啥不明白的,俺也能帮着解释解释。”
罗全笑着拍了拍王大春的肩膀:“当然能!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让他们看看咱青山渔村的年轻人也这么能干!”
林宇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也满是欣慰。
他当初弄八卦阵,只是想保护青山渔村,顺便赚个外快,没想到还能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荣誉,还能带动其他村一起抵御灾害。
“村长,您放心,到时候我肯定好好跟他们说。”林宇说道,“要是他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只要咱村能帮上,也别推辞,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着,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罗全连连点头:“说得对!咱村现在日子好过了,不能忘了帮衬其他村。走,跟我去村委会,咱再合计合计,等乡领导和其他村的人来参观,咱得好好准备准备,不能让他们看了笑话。”
说着,罗全就拉着林宇往村委会走,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要准备些啥。
要提前把海边的八卦阵清理干净,要让村里的妇女们准备些茶水,还要让林宇把讲八卦阵的稿子提前理一理。
秋季一到,青山渔村就浸在忙碌的氛围里。
有田地的村民扛着镰刀往地里赶,玉米、红薯到了收割的时候,田埂上随处可见弯腰劳作的身影;没田的人家也没闲着,有的翻晒过冬的被褥,有的修补漏风的窗户,还有的去海边捡些晒干的贝壳,攒着等冬天换些零花钱。
出海的渔船越来越少。
秋季渤海湾的风浪渐大,且此时海货以肥美的梭子蟹、皮皮虾和洄游的鲅鱼为主,虽算盛产,却不如春夏时节稳定,渔民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秋收和备冬上。
林宇的加工厂也跟着清闲了些,他不用再天天盯着生产线赶工,没事儿就开着村里的大拖拉机,带着婶子大娘们进城里采买。
拖拉机斗里塞满了过冬的白菜、土豆,还有扯好的布料、缝被子的棉絮,有了这大家伙,村里人备物资比往年方便多了,每次进城都热热闹闹的,跟赶大集似的。
这天下午,林宇刚帮着王大春家把晒干的海带收进仓库,手机就响了,是罗老板打来的。
“小宇啊,冬季前能不能再赶一批罐头?”罗老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最近市场上鲅鱼罐头卖得好,我想多囤点货,你要是能做,我给你加两成定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