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掘世家的根 (第2/2页)
众家主闻言,心中一块巨石总算稍稍落地,至少性命和眼前这点浮财是保住了。
然而,没等他们这口气喘匀,李彻又开口了。
而这一次,李彻的语气变得颇为诚恳:“诸位皆是诗礼传家、饱读诗书之士,见识广博。”
“朕如今有件难事,还需要诸位集思广益,帮朕想个好办法才是。”
众家主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强挤出笑容:“陛下但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嘴上如此说,众人心中却警铃大作。
也不知这煞星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听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事。
李彻叹了口气:“我奉军将士勇猛善战,近日以来连克强敌,收复大片河山,形势一片大好。”
“然,军中多是行伍粗人,识文断字、通晓政务者甚少。”
“如今地盘越来越大,治理人才捉襟见肘,实在令朕头疼啊。”
听到这话,几位家主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来了!果然来了!
无论是谁当皇帝,哪怕是李彻这煞星,终究还是离不开我们世家!
治国平天下,岂能无人?
而人才,绝大多出自世家。
如此看来,交出财产只是破财消灾,这官职和权力的根子,皇帝还是不敢轻易动摇的。
而他们之所以最终选择屈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李彻没有让他们交出藏书。
毕竟世家积淀的人脉、知识和教育资源,才是真正的根基,这些可不是金银田产能衡量的。
薛昶连忙接口,语气都热切了几分:“陛下所虑极是,治国之道,首在得人!”
“我洛阳各家虽不才,但族中子弟自幼研读经史子集,于政务经济略知一二,若蒙陛下不弃,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其他家主也纷纷表态,恨不得立刻把自家儿孙全都推荐上去。
甚至有人开始盘算着借此机会,能否毛遂自荐一番,亲自留在新皇帝身旁,为家族争取更多利益。
家主们心中重新燃起希望,而李彻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落下,将他们浇了个透心凉。
“既然诸位深明大义,那便如此定了吧。”
“烦请诸位回去后,统计一下族中所有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丁,无论嫡庶,全部送到军中报到。”
他顿了顿,看着瞬间僵住的众家主,微微一笑:
“朕军中正缺大量书记官、文书、参谋等职,急需尔等世家英才前来效力,这也算是人尽其才,为国出力了。”
此话一出,整个大堂鸦雀无声。
几位家主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
他们瞪大了眼睛,看着上面那个笑容和煦的年轻皇帝,简直像是看到了从地府跑出来的恶鬼。
十四岁到四十岁,还特么所有男丁!
这哪里是求助?这分明是要将世家未来几十年的人才根基一网打尽啊!
把这些青壮年全部征入军中,置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世家还剩下什么?
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和空壳子,什么影响力、什么人脉,全都成了泡影!
李彻当然不是真的缺人。
奉军作为他一手打造的军队,几乎就是按照前世那个军队来组建的,扫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奉军的基层军官和士兵,文化水平远超这个时代任何军队,更有完善的政委体系负责思想工作。
即便是普通的大头兵,也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能看懂军报。
他之所以强行征召世家子弟,目的非常明确。
一是将他们当做人质,让这些世家不敢轻举妄动。
二是釜底抽薪,彻底瓦解世家反抗的可能性,没了这群骨干,世家这群老头拿什么造反?
三是做给天下其他尚未臣服的世家看的。
逆我者,亡!
顺我者,虽失其财,尚可存其族。
李彻深知,若每攻下一城,便对当地世家进行血腥清洗,固然是痛快的。
但久而久之,必然激起他们拼死反抗,甚至裹挟百姓,造成更多无谓的伤亡。
战争的目的在于止戈,在于建立新的秩序,而不是单纯的毁灭。
正如那句话:战争结束后,政治家握手言和,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只有母亲在坍塌的废墟里埋葬自己的孩子。
李彻不想做这样的事。
给世家留一线生机,远比逼得他们狗急跳墙要明智得多。
看着面如死灰的众家主,李彻脸上的笑容依旧平和:
“怎么?诸位爱卿,可有难处?”
薛昶等人嘴唇哆嗦着,最终还是苦涩地回应道:
“我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