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

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

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 (第2/2页)

这篇很难界定主旨和大意的微博,都惊呆了。
  
  李教授粉丝:不是,我是来看你怎么解释洗衣机的风流过往的,你骂了李教授一顿,怎么最后开始表白了?
  
  刘伊妃粉丝:不是,我是来看我崇拜的偶像怎么看待女性的独立自主的,你前面讲得极好,怎么最后开始表白了?
  
  赵苯山粉丝:不是,我是来看跟赵老师关系好的两口子怎么给他发声的,你这一篇几百个字都没提到老赵也就算了,怎么最后开始表白了?
  
  洗衣粉、洗衣液:艹!洗衣机就是牛逼,洗了半辈子,最后老婆还出来主动维护他,真踏马想跟他学个一招半式啊!
  
  更叫网友们啼笑皆非的是,刘伊妃的微博发出后不到两分钟,另一位1200万粉丝的大博主兵兵直接贴出了报案记录,并在微博中写道:
  
  李教授教授口口声声为女性发声,结果攻击的都是女性。
  
  伊妃脾气很好,还愿意同你理论两句。
  
  我的素质不是很高,对于你在微博中提到的“潜规则范某兵”,我有理由怀疑你在对我进行侮辱诽谤,现已经报警,报警记录如下。
  
  另外请查收律师函,等待开庭。
  
  顺便重申,我无条件认同伊妃对路宽导演的评价,他对行业、国家、艺术的贡献永远值得尊敬。
  
  李教授在这个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里,先是攻击给大家带来欢乐的苯山老师,再是攻击作为功勋出现在春晚的路宽导演。
  
  我很难讲你不是个搅屎棍。
  
  哦!糟糕!
  
  你不会因为这个词说我歧视吧?
  
  李教授?
  
  ……
  
  “路宽,兵兵最后写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啊?搅屎棍怎么了?”刘伊妃一边转发点赞兵兵的博文,一边抬头问刚刚打完电话回来的老公。
  
  前者刚刚安排了一些公关事务,算是好人做到底,帮赵苯山彻底渡过难关。
  
  他这会儿扫了一眼博文,微笑道:“你不想知道的,别问了。”
  
  “啊?奥!”
  
  小刘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大作,已经瞬间盖起了万丈高楼,粉丝数眼看也要突破1700万。
  
  “我写的怎么样?有理有据,感人至深吧?”刘伊妃巧笑嫣然,“特别是最后一句,以后我要给闺女看。”
  
  嗯……
  
  虽然女儿还没出生,但讲到恋爱、嫁人的话题,洗衣机还是砸吧着嘴有些不得劲。
  
  不愿提、不愿想。
  
  “李教授没有再回复吗?”
  
  “暂时没有。”小刘刷新了几下页面,“估计她也是词穷了吧?丑陋面目都昭然若揭了,她自己难道不知道自己宣传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哦吼!她关闭微博评论了……”刘伊妃鼠标轻点,随即捂嘴笑道:“估计被骂惨了。”
  
  李教授少走了几年弯路,提前进入了猪大粪的“关闭微博评论区”这一步,再往下后果就比较严重了,一般会面临法律铁拳的审判。
  
  除非你真的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那算你坚贞不屈,以后自己闭嘴、别再讨嫌就是。
  
  其实留着一个注定要信誉破产的李教授,总比打掉她继续冒头更多代言人要好。
  
  毕竟这玩意儿就像野草一样,烧了一茬来年又是一茬,更何况这时代的楠方犹然是国内第一的纸媒集团。
  
  刘伊妃现在月份大了,两个小崽子在肚子里会不断挤压母体的内脏器官,久坐之后胀气会很严重。
  
  路老板一听赶紧起身,带着老婆到庄园里散步消食,暂时把网络舆论大战放下了。
  
  还有什么现在能比老婆孩子更重要的?同李教授这个傻瓜轮一轮短长已经算极限了,不用再和她纠缠过多。
  
  但当事人的离开,并不代表着这个2009年春节最大的热闹就此消散。
  
  在路宽这个全网颇具领导力的意见领袖的引领下,舆论场上的中高层群体逐渐出现了西风压倒东风的趋势。
  
  “路吹”胡锡近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一个老赵不值得他大打出手。
  
  直到李教授胆敢还嘴,冒犯他心中的“最强80后“,老胡当即就忍不了了,这篇文章几乎也是在小刘博文的前后脚发出。
  
  《警惕文化领域的猎巫运动》:
  
  当某人用显微镜在赵苯山小品里寻找歧视证据时,她正实践着最恶劣的文字狱。
  
  一个源自“马屁精”的方言俚语,经过她学术包装后竟成了迫害少数群体的铁证?
  
  这种“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批判逻辑,叫人思之有些莫名熟悉。
  
  我们注意到,某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性解放理论的移植堪称“学术买办”,把欧美社会正在反思的极端思潮,包装成“进步理念”倾销给中国青年,简直可耻!
  
  在此,老胡愿意同旗帜鲜明反对李教授谬论的路宽导演站在一起,请警惕文化洋垃圾!
  
  已经积累了近400万粉丝的影评人、社会评论家周黎明发文称:
  
  李教授批判赵老师低俗时,暴露的恰是文化精英的傲慢。
  
  她推崇的《断背山》在北美传统农场主眼里何尝不是“伤风败俗”?
  
  艺术鉴赏从来存在双标:知识分子把农民笑料贬为低俗,却将纽约同志酒吧的荤段子奉为“后现代解构”。
  
  特别讽刺的是,当路宽夫妇用熊猫比喻孕期幸福时,李教授竟能解读出“物化女性”这一论点,简直荒谬。
  
  这种过度诠释令人想起中世纪教士在壁画里寻找撒旦符号,当批判成为偏执,知识分子的理性也就沦为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柱。
  
  学者张维为,后世著名的反公智专家在个人微博中写道:
  
  赵苯山遭遇的围剿暴露出文化领域的“皈依者狂热”,某些学者对本土民间文化极尽苛责,却对西方糟粕无限宽容。
  
  他们能容忍好莱坞电影里华人角色满口“chingchong”(对东大的种族歧视称呼),却要把东北方言“屁精”送上道德审判台。
  
  这种逆向民族主义,是李教授们需要反思的学术原罪。
  
  请你们扪心自问,你究竟是人民的代言人,还是境外理论的传声筒?
  
  ……
  
  全网迅速动员起来,不断有关于李教授学术变现链条的分析博文发出,通过爬取其历年著作、讲座、微博关键词,揭露其“性学理论”的商业模式。
  
  虎扑网友整理出《心惊报》十年标题对比图:
  
  报道好莱坞电影时称“《宿醉》展现男性友谊的狂野浪漫”,评价赵苯山小品则用“低俗闹剧污染精神家园”;
  
  对美剧《老友记》的荤段子盛赞“美式幽默的坦率”,对东北二人转调侃则批判“物化女性”。
  
  更有技术论坛网友通过公开数据统计发现,该报2005-2008年的报道中,涉及东大负面的新闻比例高达68%,同期外国新闻的相关信息寥寥无几。
  
  虽然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每年的新网民仍旧会在黑红两股资讯中迷失方向,有相当部分的网友还是会被洗脑。
  
  但这一世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智界的严密监测和意见领袖路老板亲自出手“杀猪吓猴”之后,已经算是清朗了不少。
  
  李教授自始至终也没有再说话,关闭了评论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但经过这一次双方拉开架势,你来我往的对攻论战,网络上反倒出现了更多把刘伊妃当做“新时代女性榜样”的呼声。
  
  当所有人回过头来,看这位女演员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际遇?
  
  14岁多出道即巅峰、21岁拿柏林影后、内地历史总票房冠军、北电本科芝大硕士、内地首富夫人。
  
  在这些世俗意义的光鲜亮丽背后,所有人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她各种匪夷所思的“大女主操作”。
  
  为了演技进步甘愿放弃《功夫》的女主哑女,转而去《异域》做张子怡的武替;
  
  825伊妃事变之后毅然决然出国深造,给杨思维留下内娱有史以来的顶级难度公关;
  
  在福克斯直播中玉石俱焚,粉碎邓温迪设计的性丑闻指控陷阱,捍卫彼时还跟她没有关系的路宽的名誉。
  
  为了一部澄清历史的《历史的天空》,花费一年时间通读史料、躬身入局,甚至被右翼势力压迫到分离性失语;
  
  作为一个女明星,丝毫没有顾及表白、官宣、恋爱生子可能对事业带来的影响;
  
  在拿到人生第一个柏林影后之后急流勇退,去到人艺沉淀自己。
  
  这样的人生经历和大女主叙事,才是现代女性领袖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有感于此的网友们,无论此前是不是刘伊妃的粉丝,也踊跃地在她这篇博文下打卡。
  
  “张纯如是你的偶像,你是我的偶像!”
  
  “路人。迄今为止,刘伊妃应该算是娱乐圈里最具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和特点的明星了,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不过分。”
  
  “从考证史料的青灯黄卷,到舞台上的戏比天大,天仙才是五千年文明滋养出的女性典范!”
  
  “我也是孩子妈妈,希望多一些刘伊妃,少一些李教授,去查了下她的‘著作’,真是骇人听闻。”
  
  “我在大学任教,其实李教授是很多女学生们的崇拜对象,包括她的丈夫作家当年写的《东宫西宫》,被第六代拍成了电影,这种思想一直在暗处传播,虽不歧视,但更不值得提倡。”
  
  “说实话听对家黑粉说天仙现在变肥、牙花子等等攻击性语言,我心里毫无波动,因为我知道当事人自己根本不会在乎这些聒噪,这才是李教授说的‘女性反物化’吧?”
  
  “洗衣机给我们示范了找老婆的一大评测捷径:看看丈母娘言谈举止如何,就知道你老婆未来如何,没有刘晓丽的教育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刘伊妃后来这么多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
  
  整个互联网都议论纷纷,给牛年春节增加了不少谈资和话题。
  
  ……
  
  大年初四,还在休假中的央视、总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员工果断放弃了休假,经过三天时间对《不差钱》节目进行了审核,随后在微博的加V官号发布声明:
  
  经专项工作组联合总台审查委员会,对2009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不差钱》(表演者:赵苯山等)进行全内容复核,现正式通报如下——
  
  该作品严格遵循《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其艺术表现形式符合“贴近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创作导向。
  
  节目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活新风貌为主题,通过健康向上的喜剧手法,深入贯彻了拾奇大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指导精神。
  
  即日起恢复《不差钱》参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资格,特此通知。
  
  随后,《光明日报》也在官博刊载了一篇社评: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服务人民。
  
  赵苯山团队以“俗中见雅”的创作智慧,将乡土气息升华为艺术感染力,正是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生动实践。
  
  此次争议的妥善解决也启示我们:文艺批评应避免脱离语境的过度解读,文化治理需在包容审慎中守护创作活力。
  
  至此,这一场脱胎于《不差钱》的网络风波宣告结束。
  
  这在上一世其实只是李教授等高知教授和赵苯山的一场关于“雅俗之争”的骂战,这一世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却更加波澜起伏了一些。
  
  但因为路宽罕见地“中途加入战场”,让邪恶轴心针对老赵的报复行动失效,而路宽本人随着近两年发声的增多,也逐渐在成为这个时代的重量级意见领袖。
  
  一个被公智恨得牙痒痒,却只能在楠方系媒体和自媒体里蛐蛐的伏地魔。
  
  他越是在做对的事情,就越会出现更多狗粮选手的狙击和非议。
  
  就像后世2025年《金陵照相馆》的导演,影片公映之后已经开始被各种挖掘黑料攻击了。
  
  路老板一改此前的低调,从猪大粪事件开始增加在舆论场的发声,也是群魔乱舞时代的推动和要求。
  
  ……
  
  初四晚,井大伯在家里设宴,请帮助侄女儿初步站稳了演艺道路的路宽夫妻小聚。
  
  路老板行至别墅门前,大甜甜已经雀跃地到门口迎接两人了:“让你们早点儿来的嘛,快请进!”
  
  铃铃铃!
  
  路老板扫了一眼来电显示,抬头冲井甜和老婆示意:“你们先进去。”
  
  随即走远了一些,“喂?赵老师?”
  
  两女一听称呼便知是什么事,大甜甜先挽着刘伊妃进屋。
  
  赵苯山跟今天的井大伯一样,也是来请吃饭的:“小路,多的我也不讲了,这次不是你,我这个年过得就太糟心了!”
  
  其实现在也挺糟心的,本来一家人准备去三亚过冬,结果在京城一直盘桓初四还走不了。
  
  老赵话音顿了顿,情真意切道:“这次算老哥哥欠你个人情,明天请你来家里吃顿家乡菜,都是自家人没外人,现在说这话还赶趟儿吧?哈哈!”
  
  路老板听得莞尔,赵苯山上来就谦辞欠人情,其实就是在隐隐地表达那两顶狍角帽的事儿——
  
  虽然朋友之间好像把互相帮手计算得过于清楚很见外,但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家亲自出面发声,把原先跟自己无关事情扛在肩上;
  
  包括广电和台里的人脉、跟赵苯山自己的关系一同发力,顺理成章地度过难关,这些都不是普通人情,赵苯山自己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地就过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家路宽已经把这两顶帽子的人情还上了。
  
  因此才有了这句“欠你人情”的托辞。
  
  这种“明算账却不明说”的方式,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表层道德,是老赵这种底层摸爬滚打发迹起来的“讲究人”,固有的处事方式。
  
  只不过路老接下来的回答,叫他既惊讶,又感动。
  
  “赵老师,这一次其实你是被我连累。”
  
  “什么意思?”赵苯山吃惊。
  
  路宽笑道:“如果不是京城的刘老根大舞台配合,向大麦网提起民事诉讼,也许我们现在在线票务的局面还要被动许多,虽然现在也不是很好就是了。”
  
  “你演个小品,本来也不会受到这么多苛责的,背后且复杂着呢。”
  
  这话算是点到为止,但想来赵苯山很容易就想到来龙去脉,包括楠方和柳会长的关系。
  
  加上现在问界和大麦网的用户争夺战,为此还把刚刚成立的乐视文化拖下了水。
  
  一切都了然了。
  
  路宽坦诚道:“更何况李教授的观点我确实也不大认同,任何一个父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样的网络、文化氛围里。”
  
  “所以赵老师你也别提什么人情不人情的事儿,明天我们好好喝两杯就行了。”
  
  “好,好。”赵苯山心中暗叹,自无不可地挂断电话。
  
  “怎么样?怎么样?”妻子马丽娟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因为丈夫的事儿,一家人这个春节只好在京城过年了。
  
  “是我小人之心了。”老赵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朋友,可交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