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灯下话 (第1/2页)
第384章
薛绥沉默,看出了陆经的意图。
“老大人高见。”
陆经目光从舆图上移开,脸上满是忧虑。
“云岭山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贤王素以自保为先,不会轻易冒险,何况他驻守滇州多年,与太子本就疏远,并无深交……”
薛绥轻扬眉梢一笑,“有老大人的旧日恩情,贤王怎好拒绝?”
陆经抚着胡须,意味深长地睨着她,“都说六姑娘聪慧过人,今日老夫才算领教……这些陈年旧事、人心细微,姑娘竟比老夫知道得还要透彻……”
薛绥微微垂眸:“老大人谬赞。不过是恰逢其会,听得多些,想得多些罢了。贤王非易与之辈,滇州精兵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要他倾巢而出,无异于赌上身家性命。若无足够的利益驱使和胜算……怕是难以撼动……此事,非老大人不可!”
贤王是崇昭帝的长子,却因生母身份微贱,自幼沉郁寡言,谨小慎微,不常与人来往,更不得皇帝欢心。当年,若非陆经拼着几分老脸力保,他也不可能平安离京,在滇州安稳度日。
“老大人心中已有定计了吧?”
陆经点点头,说道:“老夫确已遣心腹携密信前往滇州陈情,晓以利害。不知贤王是否愿意蹚这趟浑水……”
薛绥道:“依我看,陆将军身陷敌营,贤王但凡有几分良心,也会念及昔日恩情,出手相助……”
“恩情难抵时势啊。”陆经长叹一声,“这份恩情,他认不认,是其一。值此社稷危殆,他是否甘愿冒险出兵牵制强敌,是其二。老夫也是姑且一试,静听天命罢了……”
薛绥沉默片刻,忽地抬起眼。
“老大人今日找我来,怕不止为商议西疆战局吧?”
陆经迎上她的目光,眉宇间忧色更甚。
“六姑娘玲珑心窍,想必已经猜出来了,老夫有事相求。”
薛绥轻轻一笑,“老大人有事,尽管吩咐。”
陆经沉吟,片刻才道:“太子殿下忧心西疆防线,决意亲征永定……”
“亲征……”薛绥低声重复,心头一沉。
怪不得李肇要提拔陆经出任相国,总摄朝政。
原来是存了托付后方、亲征西疆的心思。
“太子一走,朝中必生波澜。萧氏余党未清,若有人借机生事,相国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陆经微微仰头,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语气沉笃,“太子殿下既以国士待我,老夫必会替他看好这朝堂,稳住后方。只要老夫尚存一息,这京城的天,就翻不了。只是……战局瞬息万变,凶险难测,殿下万金之躯,身系天下安危,不可以身涉险啊……”
他看向薛绥,眼神殷切。
“殿下性子刚硬,朝中诸公劝谏,只怕适得其反。老夫思来想去,这世上……只有姑娘的话,殿下能听得进去一二。能否……请姑娘出面,劝殿下三思而后行?”
-
薛绥离开陆府时,天色已近黄昏。
马车行至朱雀大街,一群禁军正在驱散围在告示栏前的人群。墙上新贴的安民告示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为首的校尉手握刀鞘,不耐烦地敲打着地面,厉声呵斥。
“都散了!都散了,莫要在此聚集,扰乱人心……”
薛绥掀起车帘。
几个衣衫不整的流民抱臂缩在墙角,窃窃私语。
“真要打到上京了……”
“老天爷啊,这可怎么活……”
如意看着这一幕,忧心忡忡地看向薛绥。
“姑娘想好如何说服太子殿下了吗?”
“说不服。”薛绥缓缓摇头,“他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劝,是劝不住的。”
“那,我们还要去东宫吗?”
“不去。”薛绥放下帘子,靠在软垫上,闭上眼。
小昭轻哦一声,“那我们回别院……”
车厢内陷入沉默。
忽地,又听薛绥轻叹一声,声音低低的,带着一种温柔和无奈,“先去东宫吧……看看我娘也好。”
小昭和如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