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太平令 (第1/2页)
又是一日早朝。
李锐早早就起床,在侍女的伺候下洗漱完,穿上一身飞鱼服,这才走出门。
身为三品官,自然也要上朝。
坐上马车。
他趁机又走了一遍万古长青功。
听着马车车轮滚动的声音。
过去了约莫两刻钟。
马车停在皇城外,李锐步行来到午门下,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官员三两成群的站在宫门下闲聊着。
虽然有小宦官指引,但大多数官员都是自觉来到自己的位置。
只有那些外地官,或者是新提拔到三品的官员,才会需要那些小宦官的帮助,会被人给鄙夷。
所以一些出身大族的官员,都是早早就接受过培训。
第一天来就能表现得熟练。
文左武右。
寻山司乃是武官,因此李锐熟练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没站多久。
就有几个官员把他给围住。
“李大人,何时升官呀?”
礼部的王侍郎拉着好几个侍郎笑眯眯的望着李锐,一阵嘘寒问暖。
李锐突破,又是武官。
而且还被张首辅和顾监正同时看重,想不升都难。
现在还是三品官,与他们这些侍郎站在一起,说不定上个朝的功夫,就可能成了他们的上司。
当然要好生巴结。
李锐微微一笑:“升官之事乃由陛下定,我怎会知道。”
王侍郎搓了搓手:“都是同僚,李大人你就说实话,要是来六部做咱们的尚书,咱们也好有个准备。”
其余几人也都是点头。
李锐虽然现在在寻山司,可别忘了,六部可全都归张首辅管辖。
做六部尚书可并非没有可能。
相反。
听说有顾监正争抢,来六部任职的可能性反而大了不少。
事关上司,他们几个侍郎当然上心。
李锐哑然:“王大人,诸位大人,我是真不晓得。”
他说得乃是实话。
无论是顾长生,还是张首辅,自打突破之后,就都没见过。
能有什么内部消息?
而且对于担任何职,他真是半点儿都没走动。
一方面是顾长生已经拍胸脯去帮他走动,另一方面则是李锐并没有要权倾朝野、玩弄权术的心思。
他志不在此。
做官是为了更好的修仙,如此而已。
就在几人说话间,就听到一个太监用尖亮的嗓音高呼:
“文武百官,听宣示。皇帝上朝,速速报到。”
随后。
午门外的文武百官就被太监领着穿过金门桥,来到太和门广场前。
除非是重大礼仪。
否则一般的常会早朝都是在太和门前举行。
李锐还是三品,站在官员中间些的位置,前边就是聂思明和袁雄。
站在武官最前的,是定远侯,文官自然是张首辅。
至于顾长生和国师。
由于二人官职特殊,所以一般无需上朝,只有重要时候才会露面。
没有叩首,也没有山呼万岁。
圣皇自乾清宫来到太和门前,随着大太监郑公公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便正式开始。
首先。
是六部衙门的侍郎各自汇报。
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有尚书之流的大佬说话。
等三品都说得差不多。
这才轮到二品大佬启奏,一般不会超过三人。
至于张首辅和定远侯更是极少说话。
听着户部和工部侍郎又在为了修运河一事争吵,李锐选择闭目养神。
过去了半个时辰。
才听张首辅开口:“臣启奏,寻山司李锐文韬武略,治司有方,近日又入天象,扬我国威.”
闻言。
文武百官都是齐齐精神一振。
关于李锐升官之事,早就在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看来今日总算是有个定论。
还是那句话。
拿到太和门前议论的事情,其实早在御书房就有了定论。
他们丝毫不怀疑李锐会升官。
只是好奇会主政哪个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