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别帅 (第1/2页)
“你真把他甩那儿了?”
“咋个?你心疼了所?”
“不是心疼…他那么大个明星,安不安全哦?”
“有啥子不安全的?他戴着口罩墨镜还染了头发,鬼认得出来他。”
“那他咋个回来?你未必真的叫他走路?”
“这么大的人了,有手机有钱,还用操心?”
“哎,我还是觉得……”
“啰里八嗦,那你要不要下去陪他嘛?”
“…………欸,对了,中午我们两个去吃啥子?”
……
……
当陈诺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高媛媛正坐在母亲的床边,看着一本电影杂志。
病床上的女人刚刚进入梦乡,而高媛媛翻阅杂志的动作也格外轻柔。这篇发表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看电影》上,名为《2012,文艺时代》的文章,她已经读到了第二段。
高媛媛若有所思,眼神专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得异常仔细。
“.“……当我们看到好莱坞今年的院线档期充盈着《复仇者联盟》《007:天幕危机》《超凡蜘蛛侠》《黑衣人3》等超级商业大片时,在中国,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听到的却是这样的消息——
章子怡和贾樟柯,周迅和娄烨,郭富城和管虎,黄渤和王小帅,李冰冰和顾长卫,陈坤和张一一,许许多多一线明星,和一个又一个的文艺片导演传出合作传闻。
除了去年复出后变得深居简出的范冰冰不在其中,其余几乎每个一线巨星们,都一改往日对文艺片不屑一顾的嘴脸,纷纷开始拥抱电影艺术。
不只是贾樟柯、娄烨、王小帅,张一一等人变得炙手可热,许多二三线文艺片导演,也开始进入了主流的视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换作五年前,你能想象那个去日本出唱片想要做跨界巨星的刘艺霏,会和吴琦合作,去拍一部叫《柳如是》的小成本古装传记电影?
你能想象,以英俊著称的一线小生胡戈,会愿意男扮女装,去在郝杰的新电影里扮演一个滑稽丑陋的二人转演员?
又或者,当管虎为新片选角的消息传出,刘德华、郭富城等四大天王都闻风而动?如果是五年前,笔者怀疑当管虎的剧本递送到这些香港天王的经纪公司里,更大的可能是在档案库中蒙尘。
虽然这些巨星们的跨界,会抢占郝蕾、高媛媛、秦昊等人的位置,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许多年后,后人应该会在中国电影编年史上看到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经历过世纪初的超级大片时代后,中国电影在十年后的2012年,走到了一个90度转向的岔道口。
投资、商业前景、票房、片酬这些固然重要,但当时间来到今年,越来越多的一流影星开始将导演是否具备冲奖能力,尤其是是否能够冲击欧洲三大奖,或者在某个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摆在择片时,与片酬和商业价值同等重要的位置。
去年,叶德娴凭借《桃姐》在威尼斯影展上拿下影后,更是一剂强心剂,坚定了他们冲击国际奖项的信心。
至此,文艺片的黄金时代仿佛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还是那句话——
换作五年前,或者准确的说,是七年之前,谁又能想到呢?
那个时候我们在中国电影的舞台上看到的是什么?
是《英雄》成为了电影的英雄,冯小刚和华艺,陈凯歌和中影,以及其他但凡有能力的导演和公司,都在效仿张艺谋和新画面成功的商业案例,即:
用钱把顶级明星们拉扯到一起,那么,它自然而然便会得到让人满意的回报。不管你拍什么,怎么拍。
所有人都为此疯狂了。
山西的钱,浙江的钱,广东的钱,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有着太多的热钱,需要一个宣泄裂变的途径,在在这个时候,电影就成了资本们最好的一个渠道。
明星+资本=成功,好像1+1=2,那么简单。
在这股兴起的浪潮下,
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成为了电影的大家庭中,那一个被忽视的孩子。
观众也逐渐习惯了在电影院里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明星,那片面的视听刺激和表面光鲜的包装,仿佛正成为了他们走进电影院的唯一理由。
这样的趋势,看似是不可逆转的。
因为它是资源和资本之间的一次合力。
阻挡这股浪潮,几乎跟阻拦金钱本身,没有任何区别。
但如果放任这样的趋势下去,那么,笔者相信在七年后的今天,又或者在十年后的未来,中国电影人们,一定会品尝到亲手种下的苦果。
因为电影被资本浪潮裹挟着冲天而起,看似高高在上,却脱离了地面的根基。等到终有一天这股浪潮退去,必定只有从天而落,粉身碎骨这一个结局。
这一切,仿佛在21世纪初的时候,其实就成为了定局。
哪怕有许许多多像笔者一样的电影人,预见到了这一切的惨烈后果,但都无可奈何。
是啊,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看似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啊。
然而。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2005年,一部制作成本仅仅几十万的文艺电影,征服柏林,悄无声息的为中国电影人拿到柏林电影节首座影帝奖杯,震惊全国。之后更是在院线中和《无极》分庭抗礼。
时过多年,当像笔者这样的文艺片爱好者,回首这段往事,觉得用任何词语,都无法描绘那一刻的伟大和壮丽。
一部40万(也有说法是20万)成本的电影,和一本制作费上亿的超级商业大片,在院线的排片争夺上你来我往。
这,一下子戳破了资本加明星便能无往不利的美丽泡沫。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当初那个一出山便攻破柏林的少年,并没有在名利之间迷失自己。
相反,他超乎所有人想象,在随后的几年间,于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披荆斩棘,战绩卓著,从柏林到戛纳,再从戛纳到好莱坞,打破了无数的记录。
也正是他的这些壮举,让现在中国电影人的信心倍增,也让许多中国导演看到了希望,把他们的目光变得更宽广。
戛纳,柏林,威尼斯,甚至金球奖、奥斯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而是一个可以为之追逐的梦想。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愿意为此向国际奖项发起冲击,愿意去世界上发出属于中国电影的声音,那么,这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盛世,也一定会在这样的文艺时代中,随之而来!
谁能想象得到,
这中国电影触手可及的辉煌未来,
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呢?
当时间回到2004年底,当张一一在那一天的傍晚时分,在电影学院的门口抽着烟,为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焦头烂额时,他一定想不到,马上,他会遇到一个人。
他踢中对方的那一脚,将是未来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一脚。
正是他这一脚,踢开了中国电影未来辉煌篇章的大门!
对此,笔者只能说:中国电影幸甚,中国幸甚……”
看着看着,高媛媛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情绪异常激荡,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她看了看床上的老人,用手擦拭一下脸上的泪痕。
就在她平静了一下心情,准备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手机震动了起来。
……
……
高媛媛开着车,在服务区里绕了半圈,才终于认出了陈诺。
看着那一头鲜艳的红头发,她先是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但看着那熟悉的身影,确定自己没有认错,马上,她嘴角就不自觉的上翘,就笑出来了。
因为开车过来的这一路上,她脑子里都还在回想刚才看到的那篇文章。
她不知道在《电影人》上写文章的那个人,看到他口中的救世主染了一头非主流的头发,会是什么表情。
陈诺却没有注意到高媛媛的丰田汉兰达,他正坐在超市区背阴处,一个挺偏僻的坐凳上,跟面前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说话。
“……不是,真不是。”
“就是。”
“不是。”
“就是。”
“喂,你怎么一个人乱跑,你家大人呢?”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嗯。”
陈诺无语了。
这小女孩是他坐在这等人的时候,突然跑过来的。一来就问他是不是韩国人,他当然说不是了。在这纠缠了一会儿,他才发现不对劲。
家长呢?
他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个小姑娘,小鼻子小眼睛,扎着一对麻花辫儿,穿着一件格子小裙裙,小裙裙下还有一条白色的紧身裤,以及一双nike童鞋,看起来还挺时尚。
“你确定你不知道你爸妈在哪?”他又问了一遍。
小女孩这下回答道:“妈妈上厕所去了。”
这时陈诺看到高媛媛了,开到他面前来了,副驾驶的窗户降了下来,女人戴着个宽大的墨镜,对他露出了笑脸。
为什么找高媛媛来接他。
因为没其他人选了啊。
齐云天还在香港,古丽娜扎和令狐跟他一起在香港呆了几个月,回来正是休假期,至于公司的人,他也没好意思兴师动众。
而刘艺霏去了江苏常熟拍一部叫《柳如是》古装传记片。
佟莉娅虽然在京城,但是在剧组里面。《北京爱情故事》1月份播出,这女人顿时爆火。
原本陈诺以为的毒点,就是他不让佟莉娅跟陈思成亲密接触的事情,结果没想到,居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还引起好多人的喜欢,佟莉娅被奉为什么禁欲系女神。
现在锡伯族姑娘也成了内地影视圈一个不大不小的红人,接戏接到手软,档期一直拍到今年年底去了。
关键是女人很有头脑,拿到几百万签约金,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之后也不乱花,直接打电话问他应该怎么办,能不能学他买美股?
你就说,这样的女人,除了腿长胸大腰肢柔软,温柔贤淑会帮你洗澡之外,居然还有头脑!
过了这么久,还记得他当初买美股的事,找他咨询投资建议。
这世间有几个男人配得上?
陈诺听了之后,想了一下,给出的建议是让女人先去买房,几百万全都花出去,去买一套住着舒心的大房子,取代现在住的那套个老破小,改善下生活环境再说。
至于说要不要学他投资FAANG……那如果对他有信心,那在九月份《老鹰捉小鸡》上线之前,拿下一部戏的部分片酬去买点奈飞股票就行。不过是亏是赚,他也不打包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