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木箱 (第1/2页)
片刻后,姨婆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下来,木箱表面是深棕色的,边缘包着铜角,虽然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当年的精致。
“这箱子有几十年了,”姨婆轻轻抚摸着木箱,“你外婆走后,我就把它搬上了阁楼,一直没打开过。”
苏木找来抹布,仔细擦去木箱表面的灰尘。
徐佳莹蹲在一旁,心跳不由得加快。
她不知道这个尘封的木箱里,藏着怎样的回忆。
姨婆打开木箱上的铜锁,“咔嗒”一声,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闸门。
木箱里铺着一层深蓝色的土布,上面放着几件旧物:一件绣着腊梅的旗袍,一双虎头鞋,还有几本泛黄的线装书。
徐佳莹小心翼翼地拿起旗袍,布料虽然有些陈旧,绣在衣襟上的腊梅却依旧鲜艳,针脚细密,与母亲留下的《猫戏图》针法相似。
“这是你外婆年轻时穿的,”姨婆轻声说道,“她结婚那天,就穿的这件旗袍。”
徐佳莹轻轻抚摸着旗袍的面料,仿佛能感受到外婆当年穿着它时的喜悦。
她继续翻找,忽然触到几本书的封面。
拿起一看,竟是几本手绘的植物图册,封面是用牛皮纸做的,上面写着“乌镇草木记”,字迹娟秀。
打开图册,里面是外婆手绘的乌镇常见花草,有腊梅、桂花、荷花,还有蓝印花布常用的蓼蓝。
每一幅画都笔触细腻,旁边还标注着花草的生长习性、开花时间,甚至还有用毛笔写下的小诗。
“这是……”徐佳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指尖轻轻拂过画纸,上面还留着淡淡的墨水香。
苏木蹲在她身边,轻轻拂去册页上的灰尘,目光落在一幅腊梅图上。
画中的腊梅枝干遒劲,花瓣嫩黄,旁边写着“腊月寒梅开,暗香入梦来”,字迹与徐佳莹母亲的笔迹有几分相似。
“这或许比任何专业资料都珍贵,”苏木轻声说道,“你一直在想如何把乌镇草木融入文创,外婆的图册,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姨婆看着图册,眼眶有些发红:“你外婆年轻时最喜欢花草,嫁到乌镇后,在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她还教你母亲认花草、画花草,可惜你母亲后来去了江城,没能把这份喜好坚持下来。”
徐佳莹紧紧抱着图册,心里满是感动。
这不仅是外婆留下的遗物,更是一份跨越时光的礼物,让她能透过笔墨,触摸到外婆的生活与热爱。
第二天清晨,姨婆一早就出门了。
等她回来时,身后跟着几位老街坊,有巷口卖糖粥的王爷爷,有开杂货店的李奶奶,还有曾经跟外婆一起学苏绣的陈阿姨。
“知道佳莹来了,”姨婆笑着说,“让老朋友们来家里坐坐,跟你讲讲你外婆的事。”
苏木连忙搬来椅子,给老人们倒上碧螺春。
徐佳莹坐在一旁,看着老人们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期待。
王爷爷喝了口茶,率先开口:“我跟你外婆是邻居,当年她刚嫁来乌镇,就带着花籽在院子里种花草。每到春天,她院子里的花就开得最艳,街坊们都爱去她家里赏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