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我为什么通过了?新医生对方主任的阅读理解(二合一章) (第2/2页)
朱志鑫一直反对中西医结合,这会儿听到方言的话,忍不住点头:
“我之前就觉得,硬凑一起不对。比如治感冒,中医分风寒风热,西医看病毒细菌,用药思路完全不一样,强行结合,要么解表太猛伤了正气,要么抗病毒药影响中药疗效,现在看来我的观点还是保守了点,这情况比我想的还要严重……”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蒲世杰的教训,你们每个人都得记着。以后坐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先把‘辨证’做扎实,再把患者的基础病、用药史摸透。别想着走捷径搞结合,中医的根丢了,再花多少心思都是白费;更别拿患者的安全赌,我们当医生的,手里攥着的是人命,一步都不能错。”
剩下的五个人都严肃起来。
方言看着他们凝重的神色,语气稍稍缓和:
“好了,教训说到这,希望你们都能记在心里。接下来,你们可以正式在协和中医科坐诊,但前一个月,每天下班前要把当天的医案交给我审核,有拿不准的病例,随时找我或者找其他在岗医师商量,记住,谨慎永远比大胆更重要。”
“你们手里是人家的生命,不是出了事哭两声,说句对不起,或者很遗憾就能说过去的!”
“作为医生,开药前,都想想你们该如何守住那道不能逾越的生死底线!”
“是!”几个人齐声应下。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现在就去食堂吃饭吧!吃完饭下午办理中医科室的正式入职,明天就开始坐诊!”方言对着他们五个人说道。
五人这才回过神来,现在他们已经是协和的中医科医师了!
本来以为还有一系列的考核呢,结果就只有这一项?
等到方言离开后,一众人才后知后觉,郭晓梅对着众人问道:
“这就……就通过了?”
她眼神里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来之前她做了无数心理准备,甚至预想过要经历一周的轮岗考核,没成想一场门诊下来,就拿到了协和的“入场券”。
邓春燕说道:
“刚才方主任可是亲口说的,下午就可以办理入职了!”
邹国庆对着一旁的林红军拍了拍说道:
“哈哈,我们这通过率还是挺高的嘛!”
刚才被方言批评的尴尬早就被他抛到脑后了。
林红军表情还是有些严肃,说道:
“你们通过,我……我感觉自己还没通过。”
“什么意思?”邹国庆一脸不解的问道。
林红军摆摆手说道:
“没什么意思,我还有个病人没治好呢!是方主任帮我治的。”
“啊?!”邹国庆惊讶了。
众人仿佛发现了一个大瓜,赶忙凑了上来。
林红军老实的把今天早上遇到的第一个患者的事儿给大家说了。
林红军这话一出口,几人瞬间围得更紧了,郭晓梅瞪圆了眼睛:
“你第一个病人就是脑溢血加冬眠灵过量的昏迷患者?这也太倒霉了吧!换我来我都得慌得手抖,更别说开方了。”
邓春燕也皱着眉:
“这种复杂病例,咱们刚毕业哪能处理得了?可方主任没说你什么,还让你通过了,这是为啥啊?难道真像你说的,后面还有隐藏考核?”
邹国庆摸着下巴琢磨:
“不对啊,方主任刚才都明确说‘恭喜几位通过考核’了,没道理单独给你留一手。再说了,你虽然没处理了昏迷的根本问题,但发热呕吐的方子不是开对了吗?桑菊饮和小柴胡饮,方主任不也说你辨证没问题吗?”
林红军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医案笔记,翻到记录昏迷患者的那一页:
“可我连脑溢血后遗症和冬眠灵损伤的边都摸不着啊。方主任说先治标再治本,促醒和调理瘫痪的法子都是他定的,我也就是开了个治感冒呕吐的方子,这算哪门子‘通过’?”
朱志鑫一直没说话,这会儿忽然开口:
“你错了,林红军。方主任要考的,从来不是‘能不能治好所有病’,而是能不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还不瞎逞强。”
他指了指林红军的医案:
“你没硬着头皮给昏迷患者开治脑溢血的方子,老实说‘没把握’,这是不拿患者冒险;同时你把发热呕吐的辨证搞准了,桑菊饮和小柴胡饮的剂量、服法都标得清清楚楚,连半夏要洗去矾味都想到了,这就是‘守住底线’,方主任要的就是这个。”
邓春燕恍然大悟:
“对啊!蒲世杰不就是因为硬逞强搞‘中西医结合’,才差点出事故吗?你虽然没治了根本,但没犯错,还把急症处理对了,这比啥都强。”
郭晓梅也跟着点头:
“我刚才看诊遇到个慢性肠炎患者,之前吃了半年西药没好,我让她停了西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主任路过的时候也没说啥,只说我‘敢坚持辨证,不被西医思路带偏’。现在想想,咱们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把能做的做好,方主任就认可。”
林红军看着自己的医案,又想起方言那会儿说的话和态度,心里里渐渐明了,原来考核的核心,不是全能,而是踏实。
不不懂装懂,不冒险用险药,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内把事做对,这就是合格的第一步。
这时候邹国庆突然问道:
“有没有可能,是咱们早上回答的那个问题的关系?”
众人都一愣。
朱志鑫对着邹国庆问道:
“你的意思是,方主任其实是支持林红军的说法的。”
“我也就是猜猜,你们想一下,方主任他一直都是用的纯中医的治疗手段,按理来说他应该支持的是纯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今天坚定支持中西医结合的人没过关,但是支持中医,或者是态度模糊的人都过关了……甚至林红军遇到问题后,还得到了方主任的网开一面。”
邹国庆这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几人瞬间停下讨论,你看我我看你。
他们可没邹国庆这么精,现在被提起来才突然想到早上的对话。
郭晓梅先顺着往下想,她说道:“这么说……早上方主任让咱们说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根本不是随便聊聊?我当时说中医在妥协,方主任没反驳,现在想想,是不是那时候就已经在看咱们的立场了?”
邓春燕眉头微蹙,她早上力挺“中医主导的结合”,这会儿也有些不确定:“可我也支持结合啊,为啥也通过了?”
“不一样。”朱志鑫推了推眼镜,语气笃定:
“你说的是‘西医诊断当路标,中医治疗是根本’,核心还是没丢中医的辨证;蒲世杰是‘中西医结合快速退热’,直接把中医当西药的辅助,连麻黄的禁忌症都忘了,方主任批的是‘丢根’的结合,不是所有结合。”
林红军想起自己早上提的“余云岫遗毒”,他说道:“我早上说‘结合是暗着磨中医的根’,方主任当时没表态,但后来我遇到昏迷患者,他没怪我治不了根本,反而教我先治标……这态度就是表面他对我是支持的!?”
邹国庆拍了下手,更确定自己的猜测:
“对!你看蒲世杰,满脑子结合,结果差点出医疗事故;咱们几个要么守着中医的底,要么不瞎逞强,反而都过了。方主任之前跟咱们说‘最终目的是给患者解决问题’,我还以为是认同‘不管用啥法子’,现在才明白,他说的‘解决问题’,是要在中医的框架里把问题解决对,不是拿中西医硬凑!”
郭晓梅也想起自己看诊时的细节:
“我让慢性肠炎患者停西药,只用参苓白术散,方主任路过时说‘敢坚持辨证’,那会儿我还没在意,现在想想,他这是在夸我没被西医的‘慢性肠炎’病名带偏,没想着‘中西药一起吃’啊!”
邓春燕慢慢点头,语气里少了之前的笃定,多了些恍然大悟:
“这么说,方主任的态度是……不能丢了中医的辨证核心,更不能拿患者的安全赌‘快速见效’。蒲世杰就是太急着要‘结合’的结果,才忘了最基本的禁忌。”
林红军看着医案上“桑菊饮、小柴胡饮”的记录,想起方言当时说“对症”的语气,心里彻底明了:
“也就是说,方主任要的,是踏实的中医,知道自己能治啥、不能治啥,能治的就用经方辨证准,不能治的就坦诚说,不硬撑、不瞎凑。咱们几个不管立场咋不一样,至少都没丢这个踏实,所以才通过了。”
朱志鑫哼了一声,嘴角却悄悄勾了点弧度:
“早该看出来了,方主任治病从来不用西药,连给昏迷患者调方案,说的也是安宫牛黄丸、补阳还五汤,压根没提配合西医,他心里根本就认纯中医辨证,早上让咱们说看法,就是筛掉那些把中医当西药辅助的人。”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得越分析越觉得透彻。
没注意到一旁的邓南星和杜衡听得津津有味。
方哥的态度有这么高深吗?
他不就和方药中那批教授一样,完全不支持中西医结合嘛,哪有考虑的那么多?
这帮人阅读理解还真是搞得挺深奥的。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