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师兄!你真是个商业天才!(二合一章) (第1/2页)
“小家子气?”胡道虎有些懵逼,据他所知方言从来没有做过生意。
这话说的却像是个久经商场的老手了。
不过他也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位师兄那不是一般人,他手里捏着的秘方那绝对不会少。
他说小家子气,那还是真不是吹牛逼。
人家是真觉得光是一样东西,确实是少了点。
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那师兄是有什么想法?不如您先讲讲想法,我借鉴一下看看能不能落地,然后再做个商业企划书出来。”
其实这件事儿方言之前也思考过,脑子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改开初期,经济特区还未正式设立(深圳特区成立于1980年),但香江作为国际城市,具有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优势。
同时,京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的优势,但可能较为保守。
现在方言手里的优势在于拥有独特的中药秘方和技术,以及在中医学界的声誉。胡道虎作为侨商,可以提供资金、国际渠道和商业经验。
但需要权衡两地利弊。
香江与国际市场接轨,便于出口和品牌国际化,法律和商业环境更成熟,适合快速启动,胡道虎作为侨商资源丰富,容易获得投资和分销渠道,但可能面临本地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京城这边,自己有很多优势,人脉这块儿是香江没办法比的,比如政策支持,可能获得政府合作项目,此外靠近原料产地和中医学术资源,便于研发和生产,最后国内市场潜力大,尤其是在传统医药领域,当然了,市场这块儿需要改开后才能打开。
这是一个快速盈利,还是长期发展的问题?
方言认为其实可以考虑两地协同发展,比如研发在京城,市场在香江。
今天正好被问到了,于是他便说道:
“我有几个想法,就先简单讲一讲吧。”
胡道虎点点头。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你的想法我明白,是打算用膏药快速盈利,但是我认为咱们不能只在香江那边发展,应该借香江为桥,扎根内地。”
胡道虎听到方言的话后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然后问道:
“哦?具体是……”
方言放下手里的东西,然后开始对着胡道虎说道: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我说给你先听听。”
“嗯。”胡道虎点点头,房间里的其他人也竖起耳朵。
大家对做生意这事儿基本上是一窍不通,他们想看一看方言到底能说出什么样的规划来。
方言捋了捋思路后说道:
“我的想法是利用香江的国际形象打造高端品牌,同时在内地建立口碑,形成互补,就比如,香江公司负责出口和高端市场,京城这边负责内销和基础医疗合作。”
“简单点讲就是,香江那边我们做品牌旗舰和资本中心。”
“嗯?”胡道虎没想到方言这话说的还挺专业,顿时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我的想法是,最开始,我们在香江成立公司,主打高端中药制剂出口,将包括一系列的应病接骨膏类似的秘方,包装为“宫廷秘方”“亚洲古法”这类的名字,对标日本汉方药定价策略,也就是定价为内地的10~15倍。”
“另外利用你在南洋侨商的网络主攻东南亚华人市场,在东南亚中药店代销,收集资金。”
“此外我们要在香江注册专利,防止韩、台、日的厂商仿制。”
听到这里胡道虎,已经感觉事情都不简单了,他连忙对着方言说:
“等等,等等,师兄我……我记一下!”
说完他掏出身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快速的将之前方言说的那些话写在了本子上,然后对着方言说:
“行了!”
“师兄你继续说。”
方言对着他说道:
“此外,我们要以内地,也就是京城,作为研发中枢和政策支点与体制内绑定。”
“联合卫生部的华夏中医研究院、以及故宫博物院合作,设立实验室,以抢救中医古籍的名义申请国家专利经费,合理合法的复原使用《御修医方类聚》里的失传药方,并向卫生部申请“康复示范项目”,在华夏中医研究院旗下的针灸医院,东直门医院,西苑医院,还有协和,以及252骨科医院,做临床的使用,并获得官方背书。”
方言说完顿了顿,然后对着胡道虎讲道:
“你要知道这事儿,我们两个做,就算是做下来也做不大,必须拉上头官方下场,这个道理你在南洋那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应该比我清楚。”
胡道虎吞了吞口水,连连点头,接着快速将方言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记录了下来。
然后他对着方言说道:
“嗯嗯嗯!师兄你继续!”
方言说道:
“嗯……此外有了官方背书后,那么全国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就可以给我们提供道地药材,还有各种难以获取的药材了,你要知道,我们为了品质,还要考虑供应链问题,中药材的供应只能依赖内地,因此在京城设厂与各地种植基地合作才更有利于控制成本和质量。”
“中药里面有个道地药材的说法,就是说一种药在不同的地方长出来,药效会相差很多,只有固定地方长出来的药材使用起来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胡道虎点点头:
“明……明白!这个刚才我确实没考虑。”
说罢他对着方言说道:
“师兄,您继续!”
方言想了想,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香江作为贸易中心,可以处理包装、营销和分销,同时,利用京城的学术资源进行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两地形成协同效应,双轨布局既能抓住国际市场的机会,又能稳固国内基础。”
“嗯嗯,有道理!”胡道虎连连点头。
其他人已经听傻了。
方言继续说道:
“此外咱们在京城设立合资厂,股权这块,咱们两个不行,得让出一部分给上头,另外还得预留一部分股权池,吸纳退休的教授,老专家,以及一些嗯……一些干部家属,作为隐形股东,这样就算是稳住了后方。”
“……到时候运输这些,咱们也可以用铁路关系,源源不断的从京城到南方。”
胡道虎摸了一把额头,发现汗水都出来了,不过他还是一个劲点头,只听着方言继续说道:
“包装这块儿的风格可以找以前的老药师,就像是邓老爷子那种,恢复传统老工艺,比如如用景泰蓝小罐包装,提升附加值,反正国外侨商们,应该有人会很吃这套的……”
胡道虎微微一怔,想象了一下方言说的包装,然后发现自己也吃这套。
他都忍不住要给方言竖大拇指了,就连这种小事儿都考虑到了,简直就是天才。
随后方言断了断,大概间隔了好几秒他才说道:
“此外在靠近香江那边,我们可以申请一块儿地,作为未来物流中转仓库。”
“哦?有这个必要吗?咱们直接用火车站的仓库不行吗?”胡道虎疑惑道。
“最好是自己申请一块地,如果能申请到的话……”方言欲言又止,他其实是想说后面改开后,在靠近香江的地方有块地,那可就是真是太牛逼了。
胡道虎听到方言的话,虽然不太明白,但依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还是将其记了下来。
“还有呢,师兄,还有没?”胡道虎现在有些如饥似渴,他本来以为方言是个外行,结果没想到人家说的头头是道,一些自己没细想的部分,他都考虑好了。
简直就像是早就打好了草稿,等着自己问这个问题。
方言略微思考了一下后,终于还是把重心放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那就是弘扬中医文化这块儿。
子任先生说过,舆论高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方言对着胡道虎说道:
“做好这些后,我建议咱们再掏点钱,在香江中文大学捐赠设立一个“东亚传统医学研究所“,用学术背书抵挡外部西医质疑,你也知道我在国际上,现在已经被美国的海姆立克说成了危机,后面不知道还会怎么样说我呢,所以咱们还是该准备一下,免得没有后手。”
“有道理!”对此胡道虎连连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如果还有钱的话,可以赞助香江电视台,拍摄中医相关的电视剧,在当地的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增加影响力,剧本这块儿,我老弟最近就在写,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待会儿就可以去找他看看。”
“好!”胡道虎眼前一亮,当即点头应了下来。
方言想了想又说道:
“另外在《星岛日报》连载“中医传奇“故事软文,塑造一个“新时代中医传人“形象,这个人你拿我来就行。”
这时候一旁听着的老范忍不住问道:
“软……软文是什么意思?”
方言看到其他人眼里也露出疑惑的神色,突然发现自己说了一个未来才出现的词。
于是他想了想,便解释道:
“就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是指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消费者走进企业设定的“思维圈”,以强有力的针对性心理攻击迅速实现产品销售的文字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