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双赢你都不肯?八本书里藏着何家秘方?(二合一章) (第2/2页)
……
随后方言他们坐公交到了协和医院。
下午的时候中医科很闲的,只有几个医师聚在一起,讨论着医术方面的问题,还有护士在按时的巡视每个房间,确认现在患者的状态。
方言带着人出现在了走廊上,给众人看得一愣。
然后纷纷和方言招呼:
“方主任!”
“方主任!”
“方主任!”
之前他们可一直叫方哥,不过下午的时候,作为职场老手的孟济民表示,在工作中还是称职务比较好。
而且方言刚上任,正是需要大家支持他的时候。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喊方哥没问题,现在人家刚新官上任,再叫方哥就有些不合适了,主要是被其他科室的人听到,就会认为方言没威严,把握不住现在的中医科室。
而且还会让病人听到,感觉他们不专业。
大家听完后感觉孟济民同志说的挺有道理的,于是看到方言立马就有人带头喊起了方主任。
有了第一个带头,后面的人全部都跟着一起喊方主任,情况瞬间就显得很理所当然了。
这下可给大表哥两口子整不会了。
“不是,兄弟……你真是主任啊?”
“我刚才还以为你是拿了个假的证件,故意骗戚勇呢。”
方言说到:
“表哥,可不敢乱说,证件如假包换!这种事儿我敢开玩笑吗?”
大表哥连连点头:
“对对对,是我错了!”
表嫂也说道:
“哎呀,早知道你是这里的主任,我们就来找你了,哪里还用去找戚勇啊!?”
“领导,什么情况?”这时候,孟济民凑了上来,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看到孟济民,对着他问道:
“杨景翔和张延昌呢?”
孟济民说道:
“他们去康复科了。”
“康复科?干什么?”方言皱起眉头来。
孟济民说道:
“采集胡道虎和黄慧婕每天的体检数据啊!”
“人家只允许和你亲近的人过去。”
“哦。”方言恍然大悟,敢情是这样。
方言对着孟济民介绍道:
“这是我表哥,表嫂,这是他们家孩子,弄个空病房给我,孩子马上要熬药。”
孟济民听到后,拿出纸笔,立马对着方言说道:
“行,什么药,你直接跟我说。”
方言对着他说道:
“鲜生地10g,川连2g,赤芍6g,丹皮6g,玉泉散10g,玄参10g,大青叶10g
,板蓝根10g,银花10g,连翘10g。”
“外用绿袍散、珠黄散混合吹于牙龈。”
孟济民听完,皱起眉头:
“嗯……等等,什么玩意儿吹于牙龈?”
方言说道:
“绿袍散、珠黄散混合吹于牙龈。”
孟济民问:
“你又在什么地方学的?”
方言说到:
“我外公的儿科治疗方法。”
“啊?”孟济民惊讶了,方言外公的事儿,他是知道的,这人都走好久了,传承也没传下来,现在方言居然说是从外公那边学到的治疗方法。
他看向一旁的方晨想知道是什么情况。
方言对着他说道:
“哎呀,行了,没空和你说,你先去让人弄药。”
“哦哦。”孟济民点点头。
方言看到他手里本子上一样都没写,方言问道:
“刚才说的记下了没?”
孟济民说道:
“记下了记下了!”
一边说他还一边写。
方言说到:
“你重复一遍。”
孟济民开始一边写,一边说道:
“鲜生地10g,川连2g,赤芍6g,丹皮6g……外用绿袍散、珠黄散混合吹于牙龈!”
刚才的药方,孟济民都记了下来。
方言对着他说道:
“行,去弄吧,尽快。”
“知道!”孟济民小跑着就去熬药去了。
……
半个小时之后,孩子终于是喝上了中药。
方言用外公记载的中医外治法中的吹喉法,将绿袍散、珠黄散混合吹在了孩子的牙龈上。
吹喉法是将药物研制成极细的粉末,借助工具(如喷粉器等)将药粉均匀地吹撒在口腔、咽喉等病变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等治疗目的,常用于治疗口腔、咽喉部的多种病症,如牙龈肿痛、糜烂、溃疡,咽喉肿痛等。
通过这种给药方式,药物能迅速与病所接触,充分发挥药效,且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等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中药漱口,涂敷。
也能起到一样的效果。
不过外公记载上既然这么写了,方言也就用这种办法来治病了。
服药过后,孩子好像也轻松了不少。
方言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到晚饭时间了,外边深夜班的人也来上班了。
公告栏上方言成为主任的事儿,他们一来就看到了。
纷纷都在讨论这事儿。
看到方言在病房里,一个个都凑了进来,对着方言招呼。
邓南星和谢国莱上夜班,这两人一到这里,就奔着方言来了。
“方哥,恭喜啊!”邓南星对着方言拱手。
谢国莱也说道:
“方哥,主任一职,实至名归!”
方言摆摆手,招呼他们都别往病房里走。
等到出了过道里,夜班的人都对着方言纷纷恭喜。
方言接受大家的恭贺。
并对着他们客客气气道谢。
大表哥和表嫂这时候才从自己儿子身上转移走了注意力,看向过道里正在被医护人员围着恭喜的方言。
“我这兄弟牛吧?”大表哥何书杰对着媳妇儿说道。
后者点点头:
“年纪轻轻就当科室主任了,他今年还没三十呢。”
何书杰纠正道:
“什么三十,人家今年还没满二十三。”
他媳妇说道:
“是厉害,刚才药吃下去,孩子脸色都从黑转成正常颜色了,戚勇喂了药都没他这么明显。”
说罢,顿了顿,压低声说道:
“要我说就该从戚勇手里把那些书全要回来。”
大表哥说道:
“我也这样想啊,但是戚勇这个人……看样子是个属貔貅的,只能进不能出。”
“那会儿你也看到了,方言说和他交换,他都不肯干,就想一个人独吞。”
表嫂问道:
“那咋办?东西就不要了?”
大表哥一瞪眼,压低声说道:
“怎么不要?”
“一本书一百美金!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他说道:
“回头我和爸去要,他要不给,我就在门口贴大字报!”
“他不是要面子嘛,闹大了他还有个屁面子,就说他是从咱爸手里骗走的,不给就找院领导,我就不信他真不给!”
听到这话,表嫂眼前一亮:
“我看行!”
现在对于何休遗留书籍笔记的执着程度,他们两口子不比戚勇低多少。
毕竟那都是钱啊!
再多找几本书回来,就能当他们工作好几年时间了。
……
随后方言安排了人在这里看着孩子,然后就带着大表哥表嫂去家里吃晚饭去了。
吃过晚饭后,他们两口子再次回去了医院守着孩子。
方言则表示,晚点他再去看看。
主要是后天二姐就要走了,他还得解决一下车票的事。
给火车站的朱建业打了个电话。
讲明白了需要车票的事儿,朱建业当场就表示可以解决,并用自己的路子,给二姐安排了个卧铺。
方言感慨,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儿啊。
瞧瞧这效率真是杠杠的。
只不过可惜,二姐甘肃到上海,他就没办法安排了。
不过也不碍事,京城到甘肃有卧铺坐就够可以了。
接下来,方言又和老婆商量了一下,明天给二姐带点什么东西。
商量半天,最后商量出带点钱,带点粮票。
主要是带其他东西也不好带,而且钱和票也不敢带多了。
这玩意儿吧……和以后不一样,一个人出远门身上钱多了,不安全。
干部卧铺车厢还没啥问题,等到硬座就够呛了。
接着方言又给媳妇儿说了自己买书的事儿,女王大人表示自己早就听说了,她对此表示支持!
随后方言又告诉了她在那边医院里,遇到戚勇的事儿。
女王大人想了想,询问方言什么打算。
方言说,先去找另外一个试试看。
戚勇那边能不冲突就不冲突。
当然了,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大舅和大表哥他们的想法。
方言已经预判,他们应该会有所行动。
特别是今天在饭桌上的时候,两口子也说过。
随后方言开始在书房里把外公何休的剩下五本医案,还有那本注解全都看了。
方言看完后,发现一个问题,这里面的一些医案里,涉及到的何家秘方,大概占了大概百分之三十的篇幅,特别是后面五本,里面涵盖的一些病症需要用到何家秘方的地方特别多。
方言在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全都没办法加持。
所以就只能硬记。
等他知道秘方的时候,这些记忆也会全都被系统加持上。
不过这些何家秘方,到底在啥地方,在什么人手里,方言就不知道了。
可能还需要研究研究才行。
不过也不是在这些医案全然没有收获,上面提到的一些何家秘方涉及的药材在多了之后,呈现出一种隐约的规律。
这也是方言看完后才发现的。
把同类型的涉及药方的医案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外公写的医案里面,比如同样一个秘方出现在不同医案里,有的医案写了黄芪,党参,有的医案写了百合,莲子,枸杞。
也就是说把所有八本书里的相同类似医案凑在一起,可以拼凑出许多秘方。
只不过秘方不确定是不是完整,也不知道具体涉及的药材数量。
方言怀疑老爷子是在用这种方式藏何家秘方,要不然没办法解释他要把书塞墙里。
……
当天晚上,十一点,经过方言使用外公何休的方子治疗后,孩子麻疹已经全部消退,皮肤上开始出现脱屑的现象,身体的发热症状减轻,体温下降到了38摄氏度,牙龈出血的情况已经停止,脸部的颜色也变成了淡红色,口臭的症状大大减轻,呼吸急促的情况也恢复平稳,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方言检查他舌头的颜色变淡,上面覆盖着一层黄苔,大表哥带着孩子去上了厕所,据他说孩子大便变得干结。
方言分析,这表明营分的热邪正在逐渐消散,但气分的病邪还没有完全清除。患者仍然没有食欲,
这是因为胃阴受到了损伤。
于是方言在原来的药方中去掉大青叶和板蓝根这两味药,加入甘中黄、全瓜蒌和玄胡粉。
又给孩子服用了一剂药。
没多久,孩子身体的发热症状也完全消退了。
接着方言就转变治疗方案,采用滋养胃阴、清除余热的方法来清除剩余的病邪。
开完方子让明天早上天一亮,就给孩子喂下去。
弄完这些,方言才回家休息。
而大表哥看到方言使用家里老头子的方子后,如此的立竿见影效如浮鼓,当即更加认为,这些东西应该送到方言手里才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昨天的票数最终停留在了,5700票,没有6000票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这个月没有双倍,其实算起来还是挺牛逼。
所以月票多了400,老凤再欠大家8000字。
目前欠大家100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