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讲个小故事 (第1/2页)
王家兄弟在这件事上做的肯定不地道,但周星驰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人,最多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吧~
北美,《白宫陷落》开画影院3414家,首日票房2060万。
没有超过《2012》,不过也在预料之中。
《惊天危机》也不差,开画数量甚至比《白宫陷落》还要多一些,首日票房也超过了后者,2203万美元。
总体来说,大家不相伯仲。
如果细究成本的话,甚至还是《白宫陷落》赢了,因为《白宫陷落》的成本只有《惊天危机》的一半。
艾默里奇太喜欢搞大片了,即便是动作片,也必须要搞成大片。
相反,张辰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要的只是票房,是赚钱~
说到影评人,对两部片子的评价都非常低,重点质疑的就是合理性。
白房子怎么可能被攻破?
开什么玩笑?
甚至一些极端的影迷提出口号,一个中国人,一个德国人,居然轮番在电影里对美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发起恐袭,这是挑衅~
而且,这种论调在网络上居然还挺有市场。
很多人发言,让张辰和艾默里奇滚出美国~
白宫方面也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凑热闹,特勤局的推特账号居然专门发布了一条推特,大概意思就是电影就是电影,大家不要当真。
我们特意针对两部对白宫不那么友好的电影里的情况做了模拟,得出的结论是白房子完全不可能被攻破,一切都是意淫。
然后,就被无数的美国网友嘲讽了。
既然特勤局说完全不存在这种可能,那‘蹭饭夫妻’是怎么回事?
‘蹭饭夫妻’是奥观海上位后的发生的一件丑闻,阿三总理访美,奥观海国宴招待。
然后一对弗吉尼亚州的夫妻居然利用安保漏洞,躲过了身份验证,成功进入会场。
并且与当时的副总统和一众政要合影,还在社交媒体上发了照片。
这可是国家元首级别的会面,居然出现这样的安保漏洞。
难怪美国的民众们会嗤之以鼻。
特勤局被搞了个灰头土脸,本来他们是想站出来秀一波存在感,没想到被翻了旧账。
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两部电影打的难解难分。
各国的票房和口碑都差不太多。
但在亚洲,明显是《白宫陷落》更有号召力。
张辰毕竟是拍出过《飓风营救》的动作片导演,观众们很认他的。
相比之下,艾默里奇虽然也是名导,但擅长的是灾难片,《惊天危机》就显得没有多么大的说服力了。
至于中国大陆市场,根本不存在竞争。
别的国家环球可以做到同步上映,在大陆不可能。
中影压根没引进。
《白宫陷落》可是有中影投资的,韩三坪脑子秀逗了才会引进这样一部电影和自己的作品打擂台。
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内地首日票房5300万,虽然没有超过《2012》,但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电影。
这段时间,张辰和杰森开启世界路演。
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转过去,先是美国,然后是日本,然后是韩国。
日本和韩国别看人口不多,却是重要的票仓,民众的电影消费能力非常强。
但两国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日本的电影市场基本上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后花园,本土电影几乎绝迹。
韩国在这点上要比小本子强上不少,不仅电影市场庞大,本土电影产业也发展的不错。
这点其实主要得益于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以来,很多产业都受到了冲击,然后,投资电影就成了很多财阀的新选择。
别以为财阀们进入电影产业就只会潜规则~
潜规则当然有,而且玩的还很花~
但同时巨量金钱的进入也帮助韩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车道。
发行,海外版权这些可都是海量资金才能够打造出来的产业链。
再加上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居然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2000年左右涌现出许多的精品。
这个阶段,韩国电影一直是压着中国电影打,甚至是压着去亚洲电影打,江湖地位几乎等同于当年的香港。
直到张辰横空出世,才算是扳回了一局。
《飓风营救》《环太平洋》《2012》,全都是全世界大卖,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但对韩国电影人来说,他们心里其实很不服气的。
不服气也有自己的理由:
2009年之前,韩国的电影总票房是1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9亿美元。
韩国总人口5000万,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观影次数却达到3次之多。
而中国人口13亿,平均下来每人每年只有0.16次观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