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团购和资本操作 (第2/2页)
煤老板们挥舞着钞票冲入各行各业,有做房地产的,有做小额贷的,有做电影的,有做互联网的,还有开酒店的,开超市的,鼓捣红酒生意的……
反正只要是听说能赚钱的行当,都有人做。
这其中自然不乏电影行业。
海信集团人家不是做煤炭的,是做钢铁的,但不要紧,都是矿产,自己人~
老李自从过年后,隔几天就有一波人过来取经。
“老李,拍电影好玩吗?”
“听说你是做院线,院线怎么个做法?”
“投资电影赚不赚钱?”
“你睡了几个女明星了?”
众人七嘴八舌,老李挑能回答的回答:
“做院线其实就是做电影院,我们加盟的都是嘉禾院线,两年差不多回本吧~”
“投资电影就算了,王老六,你手里是有几个钱,但你没人脉,找不到好项目的~”
然后又扭头看向一个叫赵石头的煤老板:“睡明星,我睡你个球?”
和这些人说话就不能太客气,大家都是江湖儿女。
“你给兄弟们出出主意,我们手里都有补偿款,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听说你在京城混的风生水起,就想找你给指条明路~”
架不住众人的起哄,老李最终决定当着众人的面给张辰打个电话。
张辰了解了情况后在电话那头说道:“你如果是问我,我的意见依旧是投资院线。
这两年政府给院线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基本上每个省市都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对‘各级政府对影院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还有‘鼓励电影院线公司并购重组,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你们自己做院线,应该都能感觉的到。
我之前和你们说两年半回本,第三年净赚,是不是真的?
你们几个第一批投资院线的,现在是不是都已经回本了?
至于投资电影,看你是什么想法了。
如果只是为了捧小情或者睡演员,不考虑收益,那没问题。
如果是想赚钱,那就得当心了。你们都是圈外人,属于最优质的肥羊,有太多人想要杀你们吃肉了~
我可以拍胸脯保证,好项目绝对轮不到你们,能找打你们的都是风险极高的项目。
如果一定想试试,我建议多投几部,但每部的额度都别太高,百八十万试试水,而且不管什么情况,绝对不追加,这样的话,大概一年吧,你们就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了……”
张辰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他当然希望这些人全部加盟嘉禾院线,那么嘉禾院线恐怕一夜之间就能跃居全国第一。
而且这是双赢,现在做院线真的是稳赚不赔。
但他也知道不可能。
煤老板们不撞得头破血流是不可能认清现实的。
电话那头的老李感谢之后挂断电话,旁边的陈晓薇终于逮到了说话的机会:“张导,为什么不说服这些人投资猫眼网?”
煤老板们手里现在最多的就是钱,而猫眼网现在最缺的也是钱。
正好互补~
陈晓薇打的一手好算盘。
张辰却摇了摇头:“煤老板们没一个简单人物,而且很多人底子都不干净,猫眼网以后是要上市的,决不能和这些人扯上关系~”
“可~”
陈晓薇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感到可惜。
说到煤老板,前期真的有许多煤老板,投资电影就是为了捧人。
人家不考虑收益的。
这样的情况,其实仿照景恬模式最有效。
带资进组嘛~
说起带资进组,我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大甜甜,但其实,在圈子里还有一位不输大甜甜的存在——林鹏。
《大兵小将》和《逆战》中她都是女主角,与成龙、王力宏、谢霆锋等大牌明星合作。
有传言称,林鹏就是带着乾坤星光的巨额投资进组的。
好像是某个煤老板的女儿,所以这么豪横~
瞧,如果只是为了过瘾,煤老板真的可以只手遮天,连程龙的项目都能染指。
当然,如果你想赚钱就另当别论了。
张辰印象中,明年,也就是2010年,才是煤老板入场影视圈的高峰。
仅上半年备案的故事片,就超过前一年整年的总和。
当年的票房,比前一年同期,激增两倍多。
……
第二天,张辰与曹国伟见面,依旧是上次商量微博时的那个私人会所,连人员都一样,张辰,陈晓薇,曹国伟,沈南鹏。
“张导,听说你又想到了新的idea,我就不请自来了~”
沈南鹏笑嘻嘻的说道,好像上一次不是不请自来似得。
“没事,本来也没想避着沈总,猫眼网早晚要上市的,不过我纠正一点,这次的主意是陈小姐提出来的,待会还是由她来阐述吧……”
陈晓薇主持微博已经有一段时间,对于她众人都不陌生。
陈晓薇知道张辰这是给他表现的机会,打开PPT侃侃而谈。
猫眼网?
团购?
补贴?
一亿?
随着陈晓薇的阐述,众人很快就弄清楚了这里面的商业逻辑。
各自都有各自的判断。
说实话,别看沈南鹏曾经提过一次以个人名义投资星辰娱乐,但那更多的是为了拉进他和张辰间的关系。
电影市场这个盘子本身,沈南鹏是看不上的。
太小了~
一部电影辛辛苦苦折腾一年,收获票房2个亿。
听上去很多,但最后一算利润,只有4000万~
这还是项目盈利的情况下。
还有很多电影项目赔钱呢。
利润低,赌性大,在沈南鹏看来,这不是一个好生意。
不像后世~
后世一部电影动辄几十个亿,《满江红》的利润居然高达17个亿~
这才是肥肉,让人趋之若鹜的肥肉。
而且盘子大了,可以玩的花活也多。
徐光头拍《港囧》,《港囧》的票房是16个亿,徐光头却赚了18个亿。
怎么操作的?
徐光头将《港囧》以1.5亿的价格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欢喜传媒。
欢喜传媒其实也是徐光头的公司,他有欢喜传媒19%的股份。
电影上映后,因为前作《泰囧》的缘故,《港囧》票房大爆,带动了欢喜传媒的市值大涨,涨幅超过925%,徐光头靠着股价狂赚18个亿。
这就是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