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返回公司安排工作 (第1/2页)
接下来两天,陈国泰都把时间用在了巡视公司工业实体上面,掌握了所有情况。
总的来说,所有生产实体的状况都十分良好。
其中特区那边的凤凰钢铁厂第一期工程已经顺利投产,虽然只是大量产出建筑用的粗钢,却还是让陈国泰感到高兴。
产出的所有粗钢都不用返港,全都就地销往国内。
而且还供不应求。
‘盐池港’也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投入了运作。万吨巨轮已经开始为钢铁厂和化工厂运进原料并输出产品。
巡视完了从事生产的实体工厂,陈国泰将注意力转回了公司内部。
10号这天,陈国泰没有去工业区,而是回到了总部办公室。
他首先召唤了金融部部长马克森前来
“马克森,说说你金融们近况吧。”
招呼马克森坐下之后,陈国泰神情淡淡地说道。
“好的陈生。由于公司董事会指示的市场趋向一直都没怎么变化,我们金融部的收益率一直都很稳定,平均收益率水平一直都在8%以上。”
马克森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之情,紧接着又用谦逊语气说道。
一般说来,在金融市场里负责具体操作的操盘手,能够长期稳定获得百分之三四的周盈利,就已经称得上‘优秀’。
马克森统领公司60个操盘手,能稳定取得8%以上的成绩,他当然感到得意。
不过马克森也不敢飘。
他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市场发展趋势单方面透明的结果,主要还是依赖于‘公司董事会’提供的精准‘预测情报’。
与他的领导没有太大的关系。
听了马克森的汇报,陈国泰淡定地点了点头。
现在公司已经将每个操盘手的操作资金放大了一倍,每个人可以控制400万港币。
60个操盘手控制的总资金为2.4亿港币。
金融部就是以这些资金进行日常操作。
所有操盘手的平均周盈利率达到8%,就意味着着金融部每个月都可以为公司创利至少7千万港币。
七千万港币的净利润放在其它很多大公司眼里,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值。
然而在盘子飞速扩张,已经快要达到300亿美元(每个月纯利40亿美元以上)的凤凰国际集团各部门当中,金融部的收益成绩其实并不怎么亮眼。
不过陈国泰对此倒也不以为意。
公司金融部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一直在金融市场上捞取巨量利益,而是要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打大仗恶仗。
比如两年前大熊国入侵阿富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比如4年后的‘广场协议’,再比如6年后的全球股灾......
只要不进行天量收割市场的特大行动,平时随便他们玩。
“我知道了。你们继续保持......市场趋向反转之前,公司会提醒你。你下去吧。”
陈国泰微微点了点头,挥手让马克龙离开。
“......陈生,我们集体研究出了一点新的市场动向......”
马克龙没有立即转身,而是犹豫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